让我们与大自然重归于好
2014-05-30
“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
“今天的孩子,越来越多地习惯于人工环境或室内环境,到大自然中去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情况被他称为“自然缺失症”,这种缺失会让这一代孩子远离大自然,并带来儿童肥胖症和更多的儿童心理疾病。
无处不在的科技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而生命的信息却缺失了。儿童生活存在着逐渐“去自然化”的趋势:
我们小时候可以独自在街上一直玩到上床睡觉,现在有这样经历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甚至在公园和游乐场,孩子也必须有人监督。
孩子们热衷于与电视、手机、Ipad为伴,却因此错过本应与自然亲近的童年。
孩子们熟悉超市里的半成品食物,却不知食物从何而来,更难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若不能从小建立起与大自然的亲密感,难以想象,未来他们如何能够成为热衷于保护地球的公民。
5%这个数字,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3月12日,父母必读杂志社、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0岁开启自然养育之旅”主题论坛暨年度父母必读智慧之选发布会,旨在倡导成人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寻找更为健康自然的养育生活方式。
当然,发起这样一项倡议,还有这样一些朴素的愿望:
重拾一些被忽略的养育生活方式。比如珍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赋——母乳喂养(不幸的是,几年前父母必读杂志社的一项“中国母亲最关心的十大营养话题”调查中位居第十,而“补钙”“配方奶”这样的话题位居前两位);比如,自制食物,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妈妈的味道”;比如感恩自然的赐予,利用我们身边一草一木中激发孩子的观察与创造力。
重拾一些被遗忘的价值观。比如,让孩子不要忘记微笑;教会孩子做家务;对过度消费提出质疑,生活上不过分依赖方便的东西,掌握顽强的生存本领;思考如何过真正简单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与大自然重归于好,让自然与养育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