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研究

2014-05-30肖伟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跆拳道

肖伟鹏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进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并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跆拳道校本课程是笔者学校在2009年新开发的学科类校本课程。主要通过对课程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利用特色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助推学校“阳光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跆拳道;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研究

1 前言

随着跆拳道项目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跆拳道运动独特的礼仪文化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尤其是许多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踊跃报名参加跆拳道培训,许多家长希望通过跆拳道练习让孩子在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跆拳道技术简单、实用、易学,寓搏击、规范、教育于一身。笔者学校校长果断选择跆拳道作为学校体育新的特色项目,还特别从外校调入一名优秀的跆拳道教练到我校任教。在全校学生中推广和普及跆拳道运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学校跆拳道队多次参加市级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获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我国许多中小学学校正在大胆尝试并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笔者学校在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的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目标,选择跆拳道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学校体育组教师在成功实施文体类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创编开发跆拳道校本课程。

2 跆拳道校本课程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笔者学校是省级重点中学,高考成绩多年稳居江西省前列,体育成绩在新余市连续多年位居第一。全校有教师500余人,学生7000余人。其中体育教师有21人,是江西省体育传统学校。强大的实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为跆拳道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2 内部环境分析

笔者学校虽然师资力量雄厚,场地器材充裕,体育组师资力量强,现有的21位专职体育教师中有1位是专业跆拳道教练,4位跆拳道国家二级裁判员,有12位拥有中学高级职称,7人拥有中学一级职称。体育组教师还具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案例在省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报刊上发表,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3 跆拳道校本课程目标设置

跆拳道校本课程是为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针对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一门课程。其性质是体育学科类校本课程,突出了活动性、实用性和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②通过参与跆拳道运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③通过学习跆拳道礼仪,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在参與中能够积极展示自己,并能追求个性的发展。

4 跆拳道校本课程组织

根据课程的目标设置,跆拳道校本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了解跆拳道校本课程的内容;介绍跆拳道项目的最新发展情况;学习国内外跆拳道运动员的优秀品质。第二阶段:学习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第三阶段:品势的考级;跆拳道表演;自编跆拳道舞蹈。第四阶段:提高技术水平,参与竞技跆拳道。

课程组织教学结合以下几方面:①教师讲解和学生了解结合。②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结合。③校内与校外活动结合。

5 跆拳道校本课程实施

5.1 体育课教学

学校规定初一、高一新生新学期体育课首先进行跆拳道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引用本校的跆拳道校本教材,备好跆拳道教案,主要讲解有关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学习品势中的太极一章和太极二章,引导学生参与品势的考级和表演,并能参与创编跆拳道舞蹈,在表现优异的学生中选拔队员参加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5.2 大课间活动

在学校已有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品势操和跆拳道校园集体舞。

5.3 课外体育活动

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体育骨干指导班级课外活动,突出跆拳道特色,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组织跆拳道比赛、表演活动,并能加以拓展。

5.4 组织校园比赛

体育组制定校园跆拳道比赛的竞赛规程,每学期举行一次跆拳道的表演比赛,每年级评选出三个优胜班并加以表彰。在每年的秋季运动会中还举行跆拳道集体舞比赛,在开幕式上进行跆拳道表演。各种比赛结果和学生、班级的评优挂钩,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也加强了班级管理。

5.5 建立课程档案

学校任命专人负责整理分析跆拳道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内容包括:①开发项目名称、相关人员、时间。②相关人员的背景资料及任务分工。③课题申请表、研究方案设计、课题报告、活动情况记录表。④校本开发出来的课程产品。⑤成果展示。学生获奖情况记录、教师荣誉、学校荣誉(市级表彰)。⑥各种记录校本课程的图片、影音资料。学校教务处专人负责课程活动的摄像、录像、宣传等工作。

6 跆拳道校本课程评价

6.1 对校本课程的整体评价

6.1.1 学校实施跆拳道校本课程是在利用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做了必要的筛选和改编。

6.1.2 影响校本课程的外界因素。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制定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意外和风险。例如学校每次都为参加各种比赛的学生购买意外保险,拟定安全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6.1.3 邀请省内的课程专家或社会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校本课程的理论高度。

6.2 对校本课程的局部评价

6.2.1 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评价。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体育组教师在理解教育目标的同时使课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相一致,充分考虑到目标能够实现,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6.2.2 对校本课程组织的评价。首先保证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顺序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跆拳道器材、道服、师资),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需要,在教学中运用编制好的校本教材、教案。

6.2.3 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和学校的日常体育教学时间相一致,在实施课程前通过宣传向全校老师、学生及家长介绍跆拳道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和步骤,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逐步学习,培养学生由接受学习逐渐过渡到自我学习,还能够很好的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7 结束语

7.1 开发校本课程忌跟风。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师,而且能够有效操作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考虑学校领导的素质、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的经济条件、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能盲目开发不适合教育目标或难以开展的校本课程,否则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效果。

7.2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评价中,教师是主力,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能否成功实施校本课程,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会带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3 逐步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参与知识的选择和课程评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7.4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应考虑学生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要随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及时作调整。

7.5 通过对课程评价的反馈来指导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參考文献:

[1]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简析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嘻哈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