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4-05-30陈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小学数学

陈敏

【摘 要】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鉴于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征,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违背学生与教师均为具有平等人格主体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该考虑如何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培养其学习能动性;合理为学生构建自主时空,促进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提高;以开放性空间培育其想象力、创造性。本文则结合当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较差的现象,提出分析与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与教师互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课堂为渠道的融合学生学、教师教为一体的统一活动。因此,正如学生主体性发展基本理论与内涵所表现的,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能动性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教授才是教学过程应该具备的。然而,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亟待改善。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其自发学习兴趣的提高亟待研究与分析。

一、小学数学学习、教学的特点及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小学数学学习与教学的特点分析

小学数学学习和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首先,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为将成体系的数学知识结构经梳理转化为学生自身可以接受、认知的知识结构,着重强调内化。其次,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创造性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数学绝非单纯的公式、定理及概念等的罗列、混杂,是通过演绎归纳将整个学科串联成统一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靠较强的逻辑推理思维进行数学学习,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最后,小学数学学习中,抽象思维十分重要,不仅要求学生思考出抽象空间、数量关系,而且能够理解高度概括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便是对学生正确“引导”,以数学思维学习代替单纯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授学生如何排除障碍,而非简单的教授数学结论。

2.影响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小学生独特的年龄特征,制约其数学学习创造性、自主性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第一,小学生尚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阶段,数学学习独特的学科特点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这便很容易引发其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机不当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影响其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障碍。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将成绩不佳归咎于自身能力不够高,导致数学学习信心不足。第二,由于长期以来错误的教学思路可能使小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不乐于以独立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使得其数学学习思维品质不完善。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学生独创精神缺乏、信息交流单向(教师到学生)等,导致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表露受阻,因此学生表现出被动的学习状态。第三,在教师群体当中,很多教学观念偏于陈旧,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1. 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作为教师,应该通过主动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师生间、生生间数学学习信息传递,同时把这一过程视作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课堂人际交往过程。可以通过成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间成员共同的认识、学习活动中自我调节、自我选择,择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在另一方面,主动性教学过程将中心放在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品质上,促进其抽象性、发散性及集中性思维的多方位形成与转换。在数学教学课堂和课后练习中,多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主动从多方位探索问题答案,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寻找单一的问题结果,以期形成每个学生个体独特的思维见解。同时,鼓励学生展开思维,加深其思考问题的深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环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需要教师为其建构更多的自主空间、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过程不在于知识简单的由老师到学生的转移,重点在于学生拥有构建知识、经验过程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在原有经验与知识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新知识、经验的扩充,使自己更加充实、丰富。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合理为学生构建自主环境是值得思考的。第一,教师应在学生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将教学起点定位于合理的高度上。小学数学的学习属于整个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应把握数学学习的特定意义,以学生自主建构来有差异的认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分数学习时,老师可在上课之初为学生总结“数学课要与数打交道”,可以询问学生喜爱的数字,将课堂学习与学生个体建构联系起来,如学生说喜欢5、7,那教师就以这两个数字开始课堂教学,并讲解“商不变原理”,让学生举出5/7与何式子约分后相等,学生可说出注入10/14,15/21等。此種教学起点能够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会迁移类推法的基本思路。第二,自主建构环境具有鲜明的情境性。相关理论指出,应该在具有情境性、能够被感知的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不能够将知识孤立于抽象环境中,这会使知识不易被理解。

3.为学生创设更加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进行鼓励,这一工作主要强调减少学生固定思维习惯,降低思维定势程度。针对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让其明白,创造性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赏与表扬,另外,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同时给与学生充分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例如,在进行“鸡兔同笼”问题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题提问,“笼子里分别有多少只鸡和兔子”。在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后,让他们几人为单位组成讨论小组,交流总结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题。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交流后,可以以列表法、画图法或方程法等总结各自答案。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对所列出的方法集中讨论,并从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这便形成了“集体大促进”的学习氛围,以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创造性体现代替老师教授。当然,学生思维灵活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中对新知识的探索,而且还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在进行“速度、时间与路程”课时巩固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开放性活动,加深其知识理解力,诸如同学甲、乙分别从各自的家步行至两地连线的某一点处(分别给出各自的速度),试问谁先达到目的地,并说出理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将甲、乙举例为班上的同学,让他们结合日常生活实力来对问题进行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有效转变,以与时俱进、开放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讲授,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激情与创造性。本文从小学数学学习、教学的特点、影响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主体性增强有效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为教育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叶立军,斯海霞.基于录像分析背景下的代数课堂教学语言研究——以两堂《分式的乘除》课堂实录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1(01)

[3]杨南昌,刘晓艳.学习活动系统中的互动分析——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10(01)

[4]杨南昌,刘晓艳.学习活动系统中的互动分析——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10(01)

[5]盖立春,郑长龙.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小学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浅议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策略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