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中学体育情境创意游戏的开发

2014-05-30陈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体育

陈毅

【摘 要】体育情境创意游戏是力求以游戏为载体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关于生命安全的教育。通过体育情境创意游戏让初中学生体会并掌握逃生、急救的有效措施,并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克服困难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体育;情境游戏;生命安全教育;突发事件

学校体育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体育教育自身功能可分为五大板块:身体教育、保健教育、休闲教育、竞技教育和生活教育。其中关于安全生活方面的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即主要防卫外来的伤害,在不断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近几年因为自然灾害、交通、溺水以及人为因素导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在体育课中开展如何正确掌握可能遇到安全隐患的知识和技能,讓学生沉着冷静地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一、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背景

(一)社会大环境决定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在我们身边有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主要有:地震、泥石流、火灾、交通事故、溺水、公共场所和校园踩踏事件等。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萧山友成机械公司大火以及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和暑期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等等一系列突发事件让多少个曾经美满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二)体育课程的特点决定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不可逆转的,现代教育要为学生未来做准备,树立整体观,关注生命的持续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与基石,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我们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各种活动技能,发展各种身体素质,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的需要,是一种为了延续生命个体活力的活动。

(三)中学生的现状决定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近几年学校发生的让我们痛心的踩踏事件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2013年2月27日早上6时15分,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薛集镇秦集小学,4名孩子在踩踏中失去了他们如花的生命。

2.学校火灾事件

2002年6月9日晚,云南省三元庄小学发生火灾,火灾中住校的8名男生全部被烧死。2007年4月2日21时10分许,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欧肯河农场中心学校学生宿舍发生火灾,造成2名小学生死亡。

3.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和溺水事件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王京2013年12月透露,根据统计,全国一年共有709名小学生和615名中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分别占全国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18%和1.03%。

暑期是青少年儿童溺水的高峰期,每年一到暑期都会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令人十分痛心。教育部每年雨季和汛期来临,都会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或学校要普及游泳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创意游戏开发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情境创意游戏的概念

我们把“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创意游戏”界定为:在教育教学特定的环境中,将游戏与生命安全教育二者因素有机结合,在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依据一定的活动规则,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通过情运动反映或再现现实生活中关于生命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的群体性游戏活动。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景创意游戏”的类型及操作方法

1. 情境创意游戏的类型

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创意游戏具有科普教育的功能,在实践设计操作中,根据所呈现的内容题材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自然灾害逃生”游戏

游戏:“球击人”

情景:地震或泥石流发生时往往会伴随高空坠物的现象,我们在撤离危险区域的时候,需要左顾右盼灵活躲闪。

目标: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躲闪和奔跑能力,增强身体的敏捷性。

器材:排球4个、小垫子4个

方法: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为8—10米的圆,圆内随意立四张折叠的小垫子。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队员持2个排球均匀分布站在圆外,另一组队员站在圆内。游戏开始时,站在圆外的队员用排球去击圆内队员,圆内队员奔跑躲避排球的同时不得碰到圆内的小垫子,若碰到其中一项,则算被击中,加入圆外队伍去击圆内队员,当圆内队员少于一半时,再增加2个排球。直至圆内队员全部被击中,两组轮换。

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圆内队员不得跑出圆外,圆外的队员不得跨进圆内;圆外队员击球时要击对方队员腰部以下部位,以免造成伤害;击球队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传球。

讨论与分享:本游戏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发生地震或泥石流撤离危险区域时,躲避高空坠物的情境。圆内学生在躲避对方击来的球的同时还要躲避脚下的障碍物,同伴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圆外队员要想击中对方队员,同组队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才能成功。这样既有挑战性又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拓展:要增加游戏难度,圆内可多放置几张小垫子或者除了放小垫子外再放几条凳子等等;排球的数量也可以视情况考虑用多少个。

(2)“火灾逃生”游戏。

游戏:“屈膝跑迎面接力”

情境:当家中失火或者楼层邻近家起火浓烟和高温围困在家中时,要是想尽办法,尽一切可能逃到屋外,远离火场,保全自己。浓烟从上往下扩散,在近地面0.9米左右,浓烟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这就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目标: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及腰腹肌力量

器材:90cm高栏架10个

方法:在跑道直道上取20—30米,把10个栏架平均放在两条跑道跑上。游戏开始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迎面接力。听到哨声后,练习者下蹲两手抓住自己的膝盖屈髋向前跑,依次从5个栏架中穿过,走到对面跟队友击掌,依次轮流。

规则:走的时候两手必须抓住自己的膝盖跑,如有松散作违规论。穿栏架时不得碰倒栏架。

讨论与分享:本游戏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火灾撤离危险区域,学生从屋子里面跑到屋外,弯腰前行的情境。在游戏中既要快速前行又要顺利安全地穿过栏架,以免被栏架撞到了头。模拟火灾现场在前行的过程中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这样既锻炼了腿部和腰腹肌力量,又培养了学生机智、果断、勇敢的精神品质。

游戏拓展:要增加游戏难度屈膝跑可换成两手捏住脚后跟走,这样对腿部肌肉和腰腹肌力量要求更高。

(3)“心肺复苏急救”游戏

一旦我们面临交通事故现场或溺水现场,紧急救护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广泛的急救技术是: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

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突然遇到诸如交通事故创伤、溺水、公交车上有人晕倒等急症,处于频死阶段,即心跳、呼吸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处于“假死状态”,挽救生命(即:心肺复苏)是可能也是必须的。

目标:培养学生急救意识和技能。

器材:医用人体模特4个

方法:

1.评估环境:救护人员先要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会不会发生第二次事故。

2.判断意识:若环境安全则走到伤病员身边,在他耳边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再轻拍伤病员的肩部,若无反应,则判断其为无意识。

3.立即呼救:当判断伤员意识丧失,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4.摆放体位:将伤病员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

5.检查循环体征:①判断呼吸,手掌跟伤病员胸口平行,离胸口约3厘米左右,接着数数:1001-1004。②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无搏动。成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颈动脉: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颈前正中部(甲状软骨),手指从颈前正中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稍加力度即可触摸到颈动脉的脉搏。用5—10秒钟判断有无心跳。

6.实施胸外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②方式:手臂伸直,双手掌跟重叠垂直向下用力,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连续30次胸外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

7.开放气道: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衣领、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理口鼻内的异物,再用仰头举颌法将气道打开,头部后仰呈90度角。

8.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捏紧鼻翼,包严口唇,连续2次吹气,观察胸部要有较明显起伏。

9.按压、吹气之比30﹕2,反复进行,每5个周期(约2分钟)重新检查循环体征。

10.报告评委:现场心肺复苏有效,操作完毕。

规则:整个程序要流畅,语言要求规范,不得多讲或少讲。全部操作时间要求在160~170秒完成。

讨论与分享:本游戏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事故后的急救现场以及怎样进行急救,在游戏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操作规范。通过本游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生理学知识。

游戏拓展:此游戏要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不能用别的方法替代。模拟游戏时只能用专用医学模特,不能用真人代替,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4)综合性相关游戏。

游戏:“穿越火线”

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器材:栏架4个、大垫子8张、小垫子16张、医用人体模特2个

情境一:发生地震,家具剧烈摇晃,墙面破裂,楼下邻居家电线着火,瞬间引发大火,想办法通过楼梯逃到屋外。

情境二:跑到一楼楼梯口,有建筑物倒塌堵在出口处,中间只有可以供一人钻过空隙,随着空隙越来越狭窄越来越低人只能趴在地上穿过。

情境三:刚刚跑到楼外空地上,楼上的建筑物、门窗开始松动纷纷滚下来,边跑边看边躲避高空坠落物。

情境四:路上到处有障碍物,需要绕过高障碍物、跨过低矮的障碍物,最后跑到安全空地上。

情境五:有很多人受伤了,其中有几个伤员情况很严重,晕倒失去知觉了,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方法:在跑道直道上取30米。游戏开始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接力。听到哨声后,练习者两手抓住自己膝盖屈膝猫腰向前跑——依次钻过两个栏架——垫上匍匐前进——边跑边躲避击来的排球——“S”形绕过四个高障碍——跨过四个低矮障碍——直道跑回跟队友击掌,依次轮流——最后一个队友跑完归队后,每组派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演习。

规则:跑的时候两手必须抓住膝盖屈膝跑,匍匐前进钻栏架时臀部不得离开垫子,跨障碍时不能碰到障碍,砸球者要击躲避者腰部以下部位。

讨论与分享:本游戏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各种事故撤离危险区域,无论是自然灾害的地震、滑坡、泥石流、还是火灾的危险区域,都有可能遇到的各种躲闪、撤离的方法,在游戏中既要快速前行又要顺利完成各种动作。要做到不慌乱,沉着、冷静、高质量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既锻炼了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急救技能。

游戏拓展:屈膝猫腰跑亦可采用捏住腳后跟的鸭子步走;匍匐前进可单手肘关节撑地侧着前进,也可整个人趴着向前进;跨过障碍也可采用单脚或双脚跳过障碍。

三、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游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设计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创意游戏的过程中,应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等特点,将科普教育与体育游戏活动有机结合。整个游戏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

(一)游戏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游戏内容的选择是设计关于生命安全方面的情境创意体育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游戏内容是否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游戏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那些让学生随随便便很轻松就能完成的游戏,会让他们觉得很幼稚、很无聊。相反,一些凭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完成的游戏会让他们失去信心,没有成就感就不想玩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的游戏活动。

(三)游戏要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教育性

在游戏的过程中,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和体能才能战胜对方,优胜者感到成功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失败的一方有不服气要求再战的激情,培养败不馁的精神。同时要让游戏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教育性。

(四)要及时、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游戏中自己的所见所想及自己的发现和内心感受等,为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的努力付出和出色表现予以支持鼓励。引导学生就游戏的开展情况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整理游戏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和经验。有利于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对游戏的设计和组织指导工作等作出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改善游戏的创设和组织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课中通过一系列体育情境逃生游戏和情境急救游戏,来给学生创造模拟逃生、急救演习,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逃生当时的感觉,为他们以后真正面临并正确处理一系列突发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克服困难集体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创意游戏,不仅具有以上功能还具有科普教育的功能。

(3)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情境游戏”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希望和欢乐,这种隐含在游戏活动中的科普教育,既增加了科普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4)如何完善实践操作中不断生成的问题,确保游戏的可操作性、竞争性和观赏性,公平、公正、客观的对学生在情境游戏活动中的情况进行评定,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智力.创建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实例谈.《体育教学》[J],2003,(2)

[2]曲宗湖,马保生.我国学校体育必须“转型”.《中国学校体育》[J].2014年1期

[3]黄俊勇.论创设情境教学法运用及意义.《广西中医学院学报》[J].2003年S1期

[4]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護师资培训教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融”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