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疗法与电疗法分别治疗训练伤中的效果分析
2014-05-30崔燕
崔燕
摘要:目的:观察火疗法与电疗法治疗训练伤的疗效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门诊90例急性关节扭伤、摔伤等训练导致伤患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火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对照组采用局部中频电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镇痛、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功能、瘀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肿胀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4d后(7d/疗程)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48,P<0.05)。结论:火疗法治疗各种训练伤的止痛效果更为有效和明显,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普及应用。
关键词:火疗;训练伤;电疗对比;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G80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244-01
运动员各种训练伤在日常训练中经常发生。医者将火疗液成份为红花生姜等十几味中药制成,涂抹患处,敷盖四层湿毛巾。循经络酒95度酒精,点火。患者觉温热后用两层湿毛巾盖灭。反复直至火疗液通过张开的毛孔循经而行,达到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用于治疗急性训练的摔伤、扭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民间治疗手段。我院自2012年3月~至今以此为治疗方法,治疗各种训练伤24h内就诊的患者,有很好的止痛消肿以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均为导致训练伤后24h内就诊,体操类训练时扭伤18例,跑步训练时扭伤45例,球类比赛扭伤27例,年龄11~25岁55例,25~35岁17例,35岁以上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病情程度进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本院患者诊断标准,依据和参照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中医药管理局编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使用火疗法,下肢伤处的患者坐姿下将下肢放在座椅上,充分暴露出受伤部位。医者将火疗液涂患处。盖四层温毛巾。95酒精循经洒上,损伤部位重点洒上。点火,1到2分钟,患者觉得热了,用两层温湿毛巾盖灭,如此反复,患处出汗即可。后敷保鲜膜于患处保温,2小时后取下,上肢伤处患者或腰间患者平躺或平趴于床上,暴露出受伤部位,然后依据以上方法对患处进行同步治疗。
1.3.2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流治疗,急性期频率100Hz,小剂量,5~10min,好转后选用0~100Hz和50~I00Hz,中等剂量各10min,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电流治疗,每日1次。疗程14d。
1.3.3两组患者指标观察:采用10cm目测模拟标尺法评价两组患者的休息及活动疼痛,患处镇痛,肿胀消除,瘀斑消除等量化评分,总分为3分。
1.4疗效评定:(1)治愈:受伤的部位肿痛感消失,瘀斑等明显消除,关节稳定且活动功能恢复正常;(2)显效:受伤部位疼痛感减轻,仍有轻度肿胀或皮下瘀斑,关节仍不稳定,进行步行时吃力会有部位酸痛等症状;(3)无效:受伤部位疼痛无明显改善,受伤部位瘀斑无消除痕迹,关节趋于不稳定,活动严重受限。
1.5统计学方法:本院患者治疗结果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x±S)表示,检测资料对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镇痛、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功能恢复、瘀斑消除情况等评分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肿胀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x±S),分组别(例) 阵痛 休息痛 活动痛 关节功能 瘀斑 肿胀观察组45 1.4±0.6 1.4±0.6 1.4±0.5 1.3±0.6 0.9±0.8 0.9±0.7对照组45 1.1±0.9 1.1±0.7 1.0±0.8 0.9±0.8 0.6±0.5 1.0±0.8T值 2.2869 2.4211 3.0315 2.1348 2.43 0.5531P值 <0.05 <0.05 <0.01 <0.05 <0.05 >0.053讨论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的摔伤、关节扭伤均为局部软组织小血管破坏引起的内出血和渗出,会造成局部肿胀或疼痛。为此,及时对受伤部位出现的出血和渗出,是有效治疗缓解疼痛尽快及消除肿脹的关键所在。持续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中频电流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受伤部位的疼痛感,但对于小血管痉挛,局部破裂的小血管出现的出血,瘀斑等以及局部炎症反应的肿胀而言等症状均不能明显缓解和消除。
各类训练所致的受伤,严格意义上基于中医属于 "伤筋"的范筹,初期为局部瘀血停滞、血瘀气滞,不通则痛,故形成局部肿痛,《本草纲目》指出:"白酒能行药势,通血脉"。用酒内服以及进行外治治疗的疾病古已有之,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跌打损伤后,人们均早已习惯用白酒浸泡中药来按摩患处,也是因为酒本身就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而火性属阳,行而不淤,将白酒行而不淤点着火后快速涂抹在患者踝关节扭伤处,更增加白酒的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因白酒点燃作用于患处每次也仅是几秒钟内的时间,操作时间约2min左右,因此局部皮肤不至于因热充血,使患处增加其行气化瘀的功效。
4结论
火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局部炎症反应渗出的吸收,可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目的,本院45例患者行火疗法治疗训练伤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经济实用等,因此,建议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广运.拍火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4):109-110,113.DOI:10.3969.
[2]肖清宁.抓火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3例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8):21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