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纠纷案例在新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培训中的应用

2014-05-30刘亚屏文日玲童辉辉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产妇

刘亚屏 文日玲 童辉辉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纠纷案例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修养培训中起到的作用,并跟踪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新增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基础上,引入常见的医院出现的一些护理纠纷案例对新增护士等进行综合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护士进行护理综合安全理论、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结果 护理综合安全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5%,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为89%;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追踪18个月,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差错2起,但无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的现象。结论在对新增护士岗前职业道德修养培训中引入护理纠纷案例,能有效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减少和防范护理差错以及最大化的避免出现新的护理纠纷案例的发生,提早培训引入案例对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护士;职业道德;培训;护理纠纷案例;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237-01

提起护理纠纷,大多护理人员,尤其在一线医院的很多的护士长,都有许多感慨。现在,人们希望医院有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就医环境,因此,由于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加上医疗高风险的不认知,许多病人与医院的纠纷,就因此而发生。因此,很多医院对新增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中,把已发生的护理纠纷案例引入到培训过程中,以期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概率,进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以下就我院2012~2013年岗前护理人员培训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2012年3月~2013年7月来我院应聘的护±67名,男2名,女65名,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3.6±岁。学历:本科17名,专科39名,中专11名。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56名,待考证11名(培训后在工作期间全部考得护士执业资格证)。

1.2方法:采取统一培训计划和岗前培训制度,统一规划和集中训练的方法,培训时间;备为录用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14d,培训方式主要以多媒体授课形式进行,内容主要为使用操作演示,模拟操作以及护理纠纷案例分析等。

1.2.1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实行统一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以《以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护理学分册》基本技能篇为标准。不达标者,要求其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

1.2.2职业道德与医德规范:对新晋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和医德规范等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强化护理人员道德行为规范化对现代护理人员的重要性,让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行为标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1.2.3考核方法:每期护理培训结束,均对所有参加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安全护理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及训练,直到考试考核达标后方为录用对象。

2结果

对18个月的来每期岗前培训结束后,均对参培護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考试考核结果为,理论考试平均合格率为95%,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合格率为89%。追踪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出现护理差错现象2起,但均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以及出现医疗事故。

3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医患纠纷的日趋增加,因此,医院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并将护理纠纷案例引入到培训过程中,成为防范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整合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1常见护理失误与护理纠纷案例:与护理工作有关的医疗事故多见于有章不循和违反操作规程。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护理事故中,用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占50%,违反操作规程占12%、婴儿护理事故占12%、灌肠操作占8%、输血事故占6%、其他因素占12%。

3.1.1药名查对失误:案例:一名产妇住院分娩,医嘱是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值班护士以为20毫升一支安瓿的就是50%葡萄糖,没有查对药名,就将两支药液吸进针管给产妇静脉注射,当注射到10毫升时,产妇出现躁动、四肢抽搐等症状。护士此时仍末停止注射查找原因,而是让家属将产妇按住,直至把药液推完。产妇当即死上。产妇死后,医院才发现护士给产妇注射的药是利多卡因。

3.1.2药物剂量查对失误:案例:一名13个月的患儿因呼吸道感染在一家医院治疗,医生的医嘱是庆大霉素一支,1/4肌注,护士边打针边同熟人说话,把一支全部注射了,拨针时才记起出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到北京同仁医院去治疗,好在患儿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名护士被医院除名了。

3.1.3病床号、姓名查对失误:案例:某医院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青霉素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上,造成后者过敏性休克死亡。

3.2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措施

3.2.1通过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安全的意识教育,填补这些护士刚走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懂得守法、遵规、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依法对事,依规办事,随时注意医疗安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3.2.2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的日常操作常规、规范是防范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过硬的技术操作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通过强化理论学习,训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在岗履行职责,规范操作,尽职尽责才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亦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3.2.3经过岗前培训使护士知道护理是服务于社会特殊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好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蔼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岗前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就能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协调和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

4结论

随着患方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医院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对新增护士引入必要的护理纠纷案例进行护理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既能提高增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提高新增护士的整体护理服务素质。也是防止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翟凤平,张梅,梁爽等.岗前培训在提高护生安全防范意识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

[2]王秀葵.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产妇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