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2014-05-30张煜睿

东方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图文读图文字

张煜睿

【摘要】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中学地理学习中,图文转换的5种类型,并对它们内容及特征进行了呈现;同时,本文还提出了6种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图文转换;类型;方法

地理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地图学科,分布图、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各种图形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象体系”,激发着学生的兴趣,促进着地理的教与学。而近年来高考中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判断等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判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的必要性研究

在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内容和篇幅所占的比例不少于四分之一,并且贯穿教材始终。在《地理高考考纲》中,明确了各部分教学内容对地图的绘制和运用的要求,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要求运用或绘制示意图、图表、简易图及说明问题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地图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形象思维的形成、思维敏捷性的提高、分析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也是日后学习、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工具[1]。

图形作业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是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是教师必须面对的艰巨的教学任务。它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图形定位、区域识别、特征分析、图形比较等,提取出各类图形所反映的信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字表达是任何学科都必不可少的内容,地理也不例外,文字的表达与图像相比较而言,更加抽象。有时需要把复杂的、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简易的图像,便于理解。所以,图文转换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

二、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以图释文

以图释文是指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所以,学生在读图、析图的同时应学会自己动手绘图。绘图是地理图像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以文释图

以文释图是指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让学生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2]。

教学过程中地理图像的运用还应该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力求理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获得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和处理,得出正确结论,以达到阐述清楚与地理图像有关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善待学生的质疑,这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极为重要。

3、以图释图

以图释图是指用一张新图来表述原图,例如将地球侧视图转换成俯视图。要做到以图释图,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灵活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地理图像之间的重组,对教材中某些图像加以类化,使图与图之间、图与表之间、表与表之间进行转化,然后将其引申发展,构成新图。

4、以图变图

以图变图是指变形课本的地理图表或把教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地理事物合并在一张图上。变形课本的地理图表,对课本中的形态结构图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由立体图改为平面图、由直观图改为示意图、由实物图改为文字图等,或是将课本中的关联图改变形式以新的形式出现[3]。把教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地理事物合并在一张图上,可以增大图的知识容量,保持知识的整体性。

5、补全图像

指在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时,同时画出相应的简图并不断给以补充完善。如在学习有关长江的知识时,可以绘制长江干流略图,边讲边绘[4]。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其中要观察到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后画支流,这样有形有意的地理略图能化静为动,特别能体现事物的特征。

三、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1、强化图文转换的思维训练

地理思维必须在具体空间领域上进行,它与空间位置、时间变换相联系,需要依托图像来落实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判断和地理推理。从地理教学角度来看,“图文转换训练”,是教师为学生设立情境,培养创新思维的手段。加强读图填图训练,强化思维的图像性,对于区域地理效果尤为突出。

2、储备丰富的地理知识

要不断巩固区域地图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教师应该首先复习区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基本知识,为提高读图能力和图文相互转换能力提供基础。

3、重视地图和文字的配合

地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与文字是相輔相成的。地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地图。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5]。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像),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6]。

充分利用各种地图进行学习。地理图像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像。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掌握各种地理要素之间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技巧

要学会对于各种表格数据、坐标曲线和直方图等所表述的各种地理要素之间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如把文字(或数据)表达的内容改用坐标曲线表达,把坐标曲线改用文字表达等,以体验、掌握图文转换信息的方法和技能[8]。

5、重视读图的训练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地图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揭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地图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识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9]。

6、要勤于绘图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编绘过程图的习惯,如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保温作用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等,同时对课本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图要认真阅读并加以练习,培养图文转换的习惯和读图的敏锐程度[10]。

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学生要准备纸笔,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若能长期坚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1]。(2)活动课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校平面图、家乡交通图等。

总之,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地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12]。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培养我们的读图能力。

猜你喜欢

图文读图文字
画与理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