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4-05-30徐玖飞朱海燕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出血性糖化缺血性

徐玖飞 朱海燕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人的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220-01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猝然昏厥、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症状和体征。糖化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缓慢、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复合物。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测定前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1,2]。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明确脑卒中时血糖升高为应激性或者糖尿病所致。本研究采用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A1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1~82岁,平均60.3岁。所有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经我院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均经临床排除感染、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心、肺、肝、肾、肌肉等疾病。对照组为同期到我院门诊做健康体检人员3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8~78,平均年龄59.2岁。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

1.2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72h内禁食10h,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亲和层析高效液相法,仪器采用primus PDQ Plus 分析仪。

1.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NDS评分标准[3],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评分值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组(31~45分)。

1.4数据处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两组间数值数据用采用t检验,三组间数值数据采用方差F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卡方x2检验。所有分析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如表1所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中,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表1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n=42) 5.21±0.52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n=30) 6.21±0.18**: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根据NDS评分标准标准,42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中,脑神经功能重度缺损8名,中度缺损18名,轻度缺损16名。如表2所示,神经功能缺损轻度、中度组相、重度组三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没有均有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與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表2神经功能不同缺损程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轻度组(n=8) 6.10±0.21中度组(n=18) 6.49±0.36*重度组(n=16) 6.82±0.41*△*:与轻度组比较,P<0.05;△与中度组比较,P<0.05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高血糖原因有两种: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升高都可能为应激性所致,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被检查者取血前8-12周的整体血糖水平,可以区分缺血性脑卒中时血糖升高为应激性或者糖尿病所致。它的检测价值有助于确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成份HbA1c是血红蛋白β亚基的N端与一个己糖相连构成的糖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通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参考标准,一般来说血红蛋白被糖基化的比例与一段时间内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水平呈正比。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浓度,由于其Bobr效应(微循环中从红细胞释放的氧增多,对低氧起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神经组织低氧,加重神经结构的缺血低氧,造成神经变性、髓鞘脱失、坏死及功能异常。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脑血管脑疾病方面报道亦有很多。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急剧,病情变化快,一些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往往在出血性脑卒中之前并未发现有糖尿病。如果对这样高血糖的患者不能及时采取降糖治疗,将会影响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

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中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而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直接相关。

尽管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机制尚未阐述透彻,但已有的临床报告显示,心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对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5]。进一步研究心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加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将有利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6,7]。参考文献[1]茅利玉,王宇军.急性脑梗死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51.[2]Magamn EF, Evans S, Hutch M, et 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delivery 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South Med J,2005,98(7):681-685.[3]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6.[4]杨期东. 神经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09.[5]Wanofsky L, Burman KD. Alterations in thyroid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systemic illness. The euthyroid sick syndrome [J]. Endocrine Res, 2004, 3 (8): 164.[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4,27(Suppl1):S15-S35.[7]PaniLN, KorendaL, Meigs JB, et al. Effect of aging on A1c levels inindividuals without diabetes: evidence from the Framing ham Offspring Study and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Survey 2001-2004 [J]. DiabetesCare,2008,31(10):1991-1996.

猜你喜欢

出血性糖化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