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体重控制的影响

2014-05-30洪亚曲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维持性液体体重

洪亚曲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并在干预结束后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液体摄入依从性、体重增长与干体重比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与干体重比值降低,对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认知程度和控制有效程度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液体控制教育,并定期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体重评估,有助于患者控制体重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体重控制【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79-0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的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通常清除的液体量以"干体重"为标准。但透析患者年死亡率仍较高,约25%,其发生与透析的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肌肉痉挛、低血压等有关[1]。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 IDWG)在允许范围,是预防透析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而体重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2]。依从性是指个体行为与医嘱或健康处方相一致的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IDWG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为减少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血透室2013年3月~11月血液透析患者56例,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1)意识清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有效交流;(2)符合慢性肾衰诊断标准,符合血液透析的适应症;(3)患者均透析6个月以上;(4)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高血压、心力衰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全部观察对象分为2组,将每周一、周四透析病人分为干预组,每周二、周五透析病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3-60岁,平均(42.42±8.41)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5-58岁 ,平均(44.00±7.29)岁。所有患者均每周透析2 次,在年龄、性别、诊断、营养状况、血流量、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器、透析液浓度及电导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按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研究者进行3个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了解患者液体摄入情况:研究者在干预第1周主动了解患者液体摄入情况,包括摄入的种类、量及时间,并以集体讲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液体摄入过多与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关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液体控制的重要性。干预第1周~第2周内,每周2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2)指导液体摄入控制技巧:在患者了解液体控制重要性后,在第3周~第4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测量自己的血压和体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向患者介绍液体摄入控制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导患者记录液体摄入情况,鼓励患者参与液体摄入计划的制定,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帮助并督促患者执行液体摄入计划。由研究者每周进行2次教育,每次60分钟~90分钟。(3)患者个别指导:第5周~第12周,以个别指导为主,了解患者液体摄入知识的了解情况、液体摄入控制计划执行情况,帮助患者制定液体摄入目标。3个月干预周期结束后,随访8周。

1.2.2效果评价: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及体重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并比较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情况[3](每次间期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5 %计为液体摄入不依从)。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性均采用对X2检验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血透病人体重控制比较(n,%)

组别 例次 干预前 IDWG/干体重 干预后IDWG/干体重 <5% 5%-10% >10% <5% 5%-10% >10%干预组 700 172(24.6) 472(67.4) 56(8) 283(40.4) 394(56.3) 23(3.3)对照组 700 175(25) 470(67.1) 55(7.9) 181(25.9) 472(67.4) 47(6.7)X2 0.2 19.32P 0.98 0.00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低血压 容量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肌肉痉挛对照组 基线 219(31.3) 361(51.6) 146(20.8) 103(14.7) 干预后 208(29.7) 344(49.2) 151(21.6) 92(13.1)干预组 基线 232(33.1) 337(48.1) 150(21.4) 109(15.6) 干预后 76(10.8) 92(13.2) 69(9.8) 39(5.6)由表2得知,干预后病人的并发症比干预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

3讨论

干体重也称理想体重或目标体重,是指患者体内既无水潴留,又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持续准确评价HD患者干体重对预防HD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干体重设置过高,易造成患者体液超负荷而导致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设置过低则可造成患者透析后期发生低血压和肌肉痉挛。临床上目前评价干体重的方法较多如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宽度法,在线血容量监测法等,这些方法虽客观、准确,但需要特殊设备、费用较高且为有创性,不宜反复进行。而HD患者的干体重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更改,患者常因缺乏相关知识而无法准确判断。控制液体摄入是影响干体重的重要措施,病人对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预后。但由于患者体内尿毒素潴留所致的口渴和液体摄入限制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使很多HD病人将控制液体摄入视为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而改变个体的健康行为尤其是包括液体摄入在内的饮食行为十分困难[4],病人不依从也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在液体摄入依从性、IDWG/干体重比值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持续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了解液体摄入过多的危害性,认识控制液体摄入的重要性,并通過知识的学习掌握控制液体摄入的技巧及方法,有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增进医患之间的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控制体重的增长,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伟,谭亚莉,田利钺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13,30(2):120~122.

[2]王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护理学报,2013,20(6):34-36.

[3]Hec king E, Bragg - Gresha m JL , Rayner HC , et al . Hemodialys isprescri tion, adrence and nutritiona l indica ors in f iv e European countries: Result from the Dialy s 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 DO P PS ) [ J] . N e pr o l D ia l T r a nspla nt , 2004, 19 ( 1 ) :100 - 107.

[4]Johnstone S , Ha ls haw r D . Making peace with fluid. Social w orke rs lead cognitive behvioralinterventiont or educehealth risk behavior [ J]

猜你喜欢

维持性液体体重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液体压强由谁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称体重
你的体重超标吗
层层叠叠的液体
我为体重烦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