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作用

2014-05-30叶红梅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属血液护理人员

叶红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7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肿瘤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血液肿瘤;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75-01

血液肿瘤疾病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作用,特选取我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中,男27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26-47岁,平均年龄为(36.53±1.03)岁;分析患者病情:21例为急性白血病,23例为恶性淋巴瘤;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位22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2.1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板报或者是讲座的方式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在对患者实施健康过程中,尽可能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部参与到讲座中,协助患者进行治疗。

1.2.2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患者具体病情为患者实施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有效排除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同护理人员沟通,阐述自身状况,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1.2.3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及整洁的病房环境,便于患者静心养病,同时还可以指引患者及其家属看一些娱乐及期刊等健康类节目、书刊等,从而显著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评分为(97.03±1.01)分,病房管理评分为(97.02±2.05)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9.05±1.02)分,护理操作评分为(98.54±1.43)分,护理记录评分为(97.06±1.53)分;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评分为(88.03±4.04)分,病房管理评分为(89.34±4.08)分,基础护理评分为(88.73±2.05)分,护理操作评分为(89.67±1.17)分,护理记录评分为(86.34±2.22)分。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治疗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肿瘤疾病主要包含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等,且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该种疾病具有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佳及并发症较多等特点,因此在患者得知患该疾病时,其心理上及身体上承受较为沉重的打击,严重的患者出现抵抗治疗现象,不能很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影响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仔细认真查看患者病理,针对患者具体病情为其提供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采用缓和的语气、和蔼的语言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了解患者病情,并为患者讲解该疾病的基础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疾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患者,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很好减轻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改变传统的只是给以患者良好治疗环境的常规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指,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及特征,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肿瘤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如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其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同时治疗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及护理记录评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值得在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芳.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09):520--521.

[2]楊慧奇.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06(06):814--815.

[3]王丽.心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02(24):174--175.

[4]胡焕琴.心理护理干预对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情绪影响的研究 [J].

猜你喜欢

家属血液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多彩血液大揭秘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