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人物类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比较

2014-05-30孙弯弯徐娜

2014年49期
关键词:黄家悬念纪录片

孙弯弯 徐娜

《寻找小糖人》和《音乐人生》是两部讲述音乐人的纪录片。《寻找小糖人》成功摘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音乐人生》获第46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这两部音乐类纪录片之所以如此成功,引起人们关注,并且摘得奖项,不仅仅在于他们对于人物的选取和记录,纪录片叙事手段的把握是关键。

一、影片主题——音乐书写人生、探索本质

《寻找小糖人》和《音乐人生》的相同点在于从音乐入手,塑造了两位天才式的音乐人物,小糖人和黄家正。然而影片并没有局限于只关注音乐,这样就会沦为俗套的音乐人奋斗成才的励志故事。两部影片更多地将镜头关注到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引发人们对真正的音乐人是什么样,以及音乐的本质的思考和探寻。

《寻找小糖人》的主题围绕罗德里格兹的传奇一生,他有着超凡的音乐才华,才华横溢,但却不被赏识遭唱片公司的抛弃成为落魄歌手。然而也正是他的歌曲成为了在迷茫困苦中人民反抗和解脱的符号,推动了南非的社会觉醒进程。然而面对这一切,罗德里格兹始终保持平静和坦然,不卑不亢面对生命中的成败得失。罗德里格兹并非一个人,他所反映的是那些才华横溢却又甘受宁静的人们,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积极的处世态度。

《音乐人生》是关于香港音乐神童黄家正KJ成长经历的纪录片。《音乐人生》中黄家正的纯粹、孤独、思索、自信的天才独特的成长经历引人思考,然而这些对人生意义、对如何生存于世界的困惑与思考,香港的家庭教育、音乐教育问题,对于音乐本质的探索等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结构——阶梯式叙事VS中心线叙事

两部纪录片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法,而是进行故事化结构。所谓故事化,一般指在坚持纪录片非虚构的前提下,移植和借鉴剧情片的结构方式,有意识地塑造人物、设置情节、设计高潮与悬念,并在后期剪輯中打乱原先的拍摄次序和采访节奏,使事件的发展进程显现出明显的戏剧效果。《寻找小糖人》和《音乐人生》分别采用的是阶梯式叙事和中心线法叙事。

《寻找小糖人》最突出的设计便是采用故事片化的悬念叙事,阶梯式呈现故事的发展与脉络。阶梯叙事法是指,在每段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引导观众上台阶,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揭开一个谜一样的悬念,当台阶全部上完之际,即谜题全部揭开之时,全片结束。本片没有平铺直叙地展开,而是利用悬疑的叙事手法来成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一步步推动情节的发展,直至影片后半部分主人公的出现以及在南非开办演唱会,最终达到高潮升华主题。悬疑的设置使影片环环相扣,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起到了关键作用。

1.设置问题吸引观众

在影片开头,便设置了许多悬念,为什么会自杀?在美国不受欢迎的原因?为什么非洲无小糖人个人信息?继而通过一段段采访,逐渐揭晓主人公的性格、经历、作品等等,不断解开观众心中的悬念和疑团,一个完整的罗德里格兹形象便浮出水面,最后主人公的重现和南非演唱会更是达到了整部影片的高潮。

2.视听语言制造悬疑感

影片在访谈部分插入老资料、旧照片、动画等,在抛出疑问时将影片风格特意做旧,使用阴暗的冷色调,这些都起到了制造悬疑感的作用。同时摇晃的镜头、杂音背景、模糊不清的画面同样营造了悬念的氛围,塑造了主人公神秘的形象,同时为后续其传奇般地重现进行铺垫。

3.独特的叙述视角

整部纪录片是以一位特别讲述者的视角来展开的。南非一家唱片经销公司的老板斯坦芬-西格曼,“老糖”对于罗德里格兹的寻找,成为串联整个叙事的重要情节线索,主人公形象慢慢清晰,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采用这种视角有利于对悬念和谜团进行营造,引发对主人公的幻想和猜测。

《音乐人生》采用中心线叙事法,即在众多的拍摄对象、广阔的拍摄区域和繁杂的拍摄素材中,依靠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

影片采用平行交叉剪辑的方法,过去——现在时空交替出现,主人公家11岁与17岁的生活与思考交织于一起,仿佛是穿越时空的自我对话。11岁与17岁的不同片段穿插:人生理想是做human being、对罗老师的迷恋、与父亲谈论生与死问题、对音乐的纯粹与热爱、对学生的严苛教育、对自己的音乐才华的自信、对待虚荣的藐视、和朋友兄妹的关系、与父亲的疏远等等六年的心路历程反复穿插交替,都是为了更加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表现其成长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两个时空的交叉与时间叙事交织的同时,影片不停加入周边人对于黄家正的评价,从不同侧面展示描绘黄家正的人生、性格、经历,既表现出黄家正成长中的蜕变,也不影响原本的叙事逻辑。通过这种巧妙的结构,黄家正对于音乐的纯粹和热爱,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挣扎,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三、人物塑造——采访的力量

两部纪录片对中心人物的塑造都堪称典范,无论是传奇神秘的小糖人,还是桀骜不驯的黄家正,两位主人公的形象都十分鲜活。两部纪录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很多,包括悬念设置、他人采访、对比剪辑等等。其中两部纪录片都通过他人采访,侧面对主人公的性格、经历、人生进行描绘,服务主旨。

如《寻找小糖人》中朋友的采访中说道,“他就像一个蚕,有了这些原料,对它们进行加工,然后得到了那些美好、超然、永恒的东西。他承受着所有的煎熬和痛苦,所有的困扰和疑惑,然后把这些痛苦转变成了美好的事物”这句话应该是对罗德里格兹一生最好的总结,也是对主旨的一个最好回答,“一个艺术家到底最在乎什么”。

再如《音乐人生》中通过17岁时黄家正哥哥的采访“我爸的性格遗传给家正,他俩很相似,都不满自己,爸比家正更固执,他常骂家正,去年关系弄的很糟,家正生日都不理”我们能够从侧面了解到主人公与爸爸的关系发展,同时也引发观众对香港音乐教育的思考。

不同点在于《寻找小糖人》中,主人公前半部分从未出现,每一个采访者都是一个视角,每一次采访都会留下一个悬念,通过悬念不断推进故事的发展,通过寻找再逐渐解答这些疑团,一层层剥开小糖人的神秘面纱。而《音乐人生》中的同学、朋友、家人的采访则是穿插在整部影片中,主要是从侧面交代主人公与他人的关系,与主人公的采访相结合对比,来塑造人物性格。

四、细节——音乐

两部影片都是关于音乐人物的记录,音乐在其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手段之一,它能够配合画面语言,提供更能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将观众不知不觉代入到影片中。相同点是两部影片中的音乐都是由主人公自己创作或演奏的,通过与画面的配合,自然地表现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与境遇,是最好的诉说与表达。两部影片都使用音乐进行过渡和转场,起到了结构的作用。

《寻找小糖人》中的音乐的使用,渲染了氛围、推动了故事的进展,并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听觉享受。如故事的开头以《小糖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为下面的故事埋下情绪铺垫。《冷事实》表现了南非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于体制的强烈反抗,突出了主人公的作用。而影片接近结尾时的《我要逃离》恰与前面的《无法逃离》相对应,配合他从破旧的城区背着乱糟糟的包裹步履缓慢地走向富人区的画面,影片主题也娓娓道来“一个艺术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小糖人有自己的理解与选择,那位永远的坚持与宠辱不惊的情怀让人印象深刻。

《音乐人生》中真实记录并保存了大量的主人公演奏的音乐,在整个影片的叙事上成为非常有力的叙事手段,发挥着写意传情的作用。音乐出现的起止时间和节奏、高潮都与画面进行相互配合,为主旨服务。(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黄家悬念纪录片
惆怅伤春人倚栏——黄家泽的艺术人生
A uniqueness theorem for holomorphic mappings in the disk sharing totally geodesic hypersurfaces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chalinus from Huangshan,Anhui,China (Squamata:Xenodermidae)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瑞雪兆丰年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