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好意思和一条狗去比

2014-05-30马德

才智 2014年4期
关键词:耳目脊梁权威

马德

“能死的人,比苟活的人,更容易成为民族的砥柱和脊梁。”

据说,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是在35亿年以前,只是很简单的一种生物,简单到什么都没有,只是隔着薄薄的细胞壁,向这个世界张望。

进化到现在,人,成了地球的主宰。35亿年,最大的变化是,从简单走向了复杂。有时候,人可以复杂到,令人害怕的地步。

再看看狗。据说狗是由灰狼驯化而来的,开始的时候,本性就忠诚恋旧。一万多年过去了,进化的结果依然如故,狗不嫌家贫,还没见过一条多么绝情势利的狗。

当我们活到最复杂的境地,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和一条狗去比。

人群中,最容易吸引人耳目的,是权威的声音。一嗓子喊过来,低也好,高也罢,所有的头,都会齐刷刷地跟过去。

我们被权威给吓怕了。

有权力的人会成为权威,有钱的人会成为权威,奸佞的人会成为权威,恶霸会成为权威,甚至小人也会成了权威,几千年的权威文化,韬养的,是我们的顺从和懦弱。

耳目是被什么吓得长大的,就会对什么卑躬屈膝。

当然了,我们也会被另一种声音吸引,就是那些否定权威的声音。实际上,被压抑得太久,我们的耳蜗里,太想有些另类和异样的声音响起,进而,颠覆了心底的惊悚和惶恐。

然而,悲哀的是,当否定的声音被否定后,我们又成了最好的看客。

客厅的茶几上,常有一盘苹果。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想着吃的时候,它们每天簇拥在盘子里,脸色红红的,润润的,看着你,什么时候看过去,都是新鲜的。然后,操起一个来,“咔哧”一大口下去,便唇齿芬芳,津香四溢。

如果懒得吃,从来不往那里扫一眼。它们很快就蔫了,果皮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蹙缩着。拿起来,会发现,紧挨着盘子底的部分,早已经坏了,黑黑的,像是黯淡而死了的心。

或许,原本就没有一点区别。苹果们按着自我时间的节奏,一点一点的,在该新鲜的时候新鲜,在该腐朽的时候烂掉。但我情愿相信,当一个苹果,被温暖而深沉的目光注视和抚摸过之后,会焕发出内在的光彩来。

这个世界,哪一种生命的润美,不是被亲近而疼惜的目光抚摸而生的光泽呢?

更多的人,在一条短路上重复着。

——上班的路。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家,从早上到黄昏。真正是,一条路走到了黑。这路上,更多的时候,只有风雨,没有风景,只有心情,没有表情。

尽管,我们也还要走走其他的路,譬如出差在异地,譬如旅游在他鄉。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走这条路。人生所有的风华,都扔在了这条路上。苦也是它,乐也是它,伤也是它,痛也是它。大半辈子,都要在这条路上,挣扎,或者沉浮。

而有的人却相反,要换好多工作,到好多城市,去好多国家,阅无数的人,走很远的路。看起来,一点也不稳定,甚至还有些颠沛流离。但人生因此而丰富,饱满,有滋有味。

在短路上走久了,再难见几个能走长路的人。重复的日子,捆住的,不是手和脚,而是心。

拍完《一九四二》后,冯小刚在一档电视节目里,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定是家里边有五斗米,或者有五石米。

他的意思是,人只有有了底气,才能谈节操。

并不否认,贫穷会毁了一个人。人穷到活不了的时候,会丢了廉耻,没了尊严,会干出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来。这时候,一个馒头,一餐饭,都可以让人纡尊降贵。因为,活着,远比活法重要。

但,这个世界的好看之处在于,总能在精神的高地,区分出庸人和伟人来。即使是在灾难的年代,在逃荒的人流里,也一定会有人,风骨卓然,视灵魂高贵比生命更重要。

能死的人,比苟活的人,更容易成为民族的砥柱和脊梁。

张建中摘自《妙笔·阅读经典》

猜你喜欢

耳目脊梁权威
口耳目手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十二生肖·蛇
补成语,连句子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浅谈滥用狱侦耳目的危害及对策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