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设计自己的精彩人生
2014-05-30李想王恒宇殷悦张越
李想 王恒宇 殷悦 张越
大家简介
宋林飞,1948年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班。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获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社科名家”称号。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议组成员,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八五”至“十二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学学科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社会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991~1992年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为美国杜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并先后在日本、韩国、俄罗斯、波兰、英国、法国、德国、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进行学术访问。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有《现代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当代西方社会学》《社会传播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小康社会的来临》《中国社会转型的探索》《中国转型经济的探索》《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等。获省政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
一
三月初春,乍暖还寒,但寒冷的天气却阻挡不了我们前往南京采访著名社会学家宋林飞教授的热情。来到了宋教授的工作室,一屋子的书籍透露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见到了宋教授,他的和蔼可亲、幽默风趣顿使我们紧张的心绪放松不少。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宋教授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博学睿智的人生见解,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教授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时光。宋教授说,他的故乡在南通海滨农村。和今天的小朋友一样,他小时候也很喜欢养小动物。他央求好久,妈妈才买了一只胖乎乎的小羊羔,给他喂养。那时他开始上小学了,为了对这只小羊羔负责任,他每天放学以后都要去挑草,回家喂了小羊后,才开始写作业,而这时通常天都已经黑了。那时,家家户户使用煤油灯照明,他用一张纸,中间撕个洞,做灯罩聚光,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宋教授告诉我们:“一开始我是因为喜欢而养了小羊,后来坚持下来,是因为羊养大了可以卖钱,买新衣服与学习用品。羊养了多年,因为老是晚上在煤油灯下做作业,我的眼睛渐渐近视了。即使如此,那个时候,我感觉快乐还是比辛苦多。”
宋教授还为我们讲了他成长历程中难忘的一件事。由于从小勤奋好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中考时,他本来打算报考南通中学,因为进入省重点中学,就相当于一条腿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对于他们那代人来说,“上好高中,再上好大学”是最美好的愿望。可事与愿违,因为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来供他寄宿读重点高中。他只好放弃,将志愿改为一所中专技校。当志愿表交到校长顾邦良手中时,顾校长怎么也不同意,认为他成绩好,放弃了上大学的理想太可惜了,便对他说:“你去读高中,学校可以帮你申请助学金;如果还有困难,我帮助你。”校长让他改了志愿,结果宋教授如愿考取了南通中学。回首往事,宋教授感慨地说:“如果没有顾校长的坚持,我就不会读高中,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让我永生难忘!同时,如果没有助学金,我就不能读高中、大学,是国家培养了我!”字字句句,饱含了他对这位校长的深情,以及对国家的感恩。
二
但是,由于“文革”,宋教授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他在1968年下乡劳动,之后在南通县委做了多年秘书工作,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考入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宋教授说,之所以选择学习哲学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哲学是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学问,有理论深度,读起来困难,但富有挑战性;二是在当时的政府文秘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马列主义的一些哲学理论,觉得哲学跟平时工作关系密切。宋教授报考南京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听说当时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思想解放,深感敬佩。事实也是这样,宋教授进入南京大学不久,胡福明老师就写了一篇震动全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先声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宋教授也成为胡老师的得意门生。
在南京大学读书期间,宋教授专心致志,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宋教授说:“学习好有三条途径:第一是勤奋刻苦。学习最重要的是勤奋,是不怕吃苦。人的天资固然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有限的,只有勤奋才能最终使你获得成功。第二是勇于探索。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自己有想法,有独立见解。创新精神是学习的基础,调查研究是创新的基础。搞社会科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始终脚踏在中国的大地上。第三是方法正确。花同样的精力,但方法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我的求学过程中,遇到过有人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有人凌晨4点到自习室看书,更有甚者整夜在厕所灯下看书。我也曾经尝试过凌晨4点到自习室看书的做法,但几周下来觉得不适合,因为破坏了自己的作息规律和生物钟,影响学习效率。因此,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对了,事半功倍;相反,则事倍功半。”
秉持着以上理念和方法,宋教授在大学阶段勤奋学习,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并在毕业后进入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班。多年来,他注重实地调查,注重中西融通,在社会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学界的尊重,现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三
说起学习与工作中的苦与乐,自然不能避开宋教授丰富的国外访学经历。1991~1992年,宋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其间,宋教授过得清贫而充实。当时国家给的津贴是每月700加元,但每月房租费就要300加元左右,在学校一日两餐,一天也要花十多个加元,那一个月下来手里就没有钱了。为了省钱,宋教授改成自己做饭,每天吃两次,一顿早餐一顿晚餐。书店里的书很贵,他就去图书馆借书来复印,他把节省下来的钱复印了许多资料。回国时,两箱复印资料导致行李超重,而他身上带的钱不够支付所有超重货物的费用。于是,他将准备带给国内朋友的小礼品全部给了送行的人。1996年, 宋教授在美国杜克大学访学。我们问他,有没有改善生活?宋教授笑着说:“老样子,我仍然坚持两餐制。”
当时有些人劝宋教授留在国外工作。他在加拿大曾经通过了六级英语考试,这就意味着他的外语水平达到了加拿大职场英语标准。一个考官当场就想给他介绍工作,他却坚持要回国工作。考官很好奇地问:“你在中国的工资是多少?”宋教授回答后,他惊呼:“天哪!这只有我们教授的百分之一,你为什么不留下来?”宋教授说,他出国的目的是了解国外情况与学术信息,然后回国服务。他对我们说:“我特别理解钱学森当时一心要回到中国的思想脉络与感情。”对于宋教授来说,回到中国,研究中国的国情,培养学生为国家服务带给他的满足感,要远远胜过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宋教授回国以后,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现在,他已经发表了几百篇论文,出版了几十本著作。我们问他,能不能说说他的代表作?他说,30年前发表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社会风险及其预警》,是影响较大的论文。20年前出版的《现代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在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中发挥了作用的著作。其实,近20年来,他更多的精力是在应用对策研究与咨询上,是江苏省五任省委书记、省长的“高参”。同时,他积极参与国事建言,是时间长达15年的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采访的最后,宋教授还不忘给我们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他说,人的一生中要学会选择,不能什么都去学,要学有专长。别人会的,你不会,没有关系,但你必须有人家不会或者不强的长处。就是说,你必须有强于别人的本领,才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另外,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精神状态一定要好,要有朝气,不知疲倦,还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最后,人一定要富有理想。作为一个学生,要知道自己想考什么样的大学,自己以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做科学家、做教师、做技术工人等,都是值得肯定的理想。富有理想的人,他就会坚持,不会动摇,而且愿意刻苦勤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带着宋教授的谆谆教诲,以及深深的思索,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采访,踏上了回程之路。
小记者采访感言
李想(仪征市实验中学):宋教授的人生经历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和思考:只有秉持对知识无倦怠的探索,对理想无懈怠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止境的热爱,并付诸勤奋与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和璀璨未来!
王恒宇(仪征市实验中学):一个身处高位却没有一点架子的人;一个学富五车,博览群书,给国家乃至社会做出许许多多的贡献却仍说仅仅只在学术界有一点影响力的人;一个用自己激励别人,从不懈怠、努力拼搏的人:这就是宋林飞教授。
殷悦(仪征市实验中学):这次采访让我了解到: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人生选择,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为此付出努力,终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张越 (仪征市实验中学):在采访中,我被宋教授深深的爱国情,以及在研究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所打动,我要向他学习,不断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