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
2014-05-30杨静梅
杨静梅
[摘 要]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文化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如何守住这块阵地,发挥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调动全校上下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师角度加以研究,正确定位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肯定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所起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高校文化建设,角色定位,作用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57 — 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升了对文化和文化建设地位作用的认识,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用三个“关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即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当前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力争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要进行高校文化建设,营造浓厚高校文化氛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重视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教师也应该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角色。那么,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定位?怎么样调动教师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高校文化的内涵
高校文化也称大学文化,我们以前习惯于用“校园文化”这个说法,套用文化的一般定义,高校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生活方式,高校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他们涵盖于主要有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有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通常而言,有怎样的精神文化就有怎样的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围绕精神文化的主轴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
二、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角色定位的误区及消极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把高校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学校相关行政机构、群众组织和学生的事,甚至更被狭义地理解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外的文化、体育、社团等活动,把高校文化建设看作是学生自己的事,认为文化建设仅仅是为发挥学生的特长提供机会和场所,很少把教师也纳入其内,因此文化建设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 一方面学生缺乏教师的参与、指导、监督作用,导致活动的质量和教育意义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教师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也极为贫乏,一学期难得有幾次活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这样很难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整体意识,形成一种文化烙印,产生属于各高校自己教师的独特文化。
三、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和学生都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但由于两者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他们之间无论在学术上、价值取向上、心理发展上都存在着一种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文化的传授者,他们对于教育内容的处理和教育方式的选择与实施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教师是高校文化得以继承与创新的主导力量
铁打的教师流水的学生,教师是学校相对稳定的主体,是优良校风、校训传承与发展的主角,也是以自身行动对校园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的主角。教师是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老一代所创造的人类文明和新一代之间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
2.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中德育文化建设的传播者
从总体上来说,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学识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及其它方面的修养。他们不但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教师首先为高校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教师的良好修养和管理权限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从而保证高校文化建设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3.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学生自创自办了各种社团,也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知识结构有限、社会阅历浅等原因,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经验丰富、自身素质较高的教师及时指导和把控。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第二,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第三,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者。
四、 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力分析
1.引导作用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善于有层次的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搞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也会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大舞台,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榜样作用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教师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是其他任何单纯的说教无法比拟的,并且能够明显体现在建立良好的校风、扎实的学风、浓厚的民主气氛等健康的高校文化建活动之中。
3.深化作用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高校文化建设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力量,势必要融入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这一活动与单纯由学生自身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相比要深刻得多、高雅的多。可以这样认为,在高校文化建设活动中,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积极推动高校文化向着政治水准更高、深度更大、教育效果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如何发挥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强调教风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教风、学风和校风是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的动态反映。校风是一所高校的风气,是校园之魂,立校之本,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应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好坏、水平高低。教风、学风、校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成就。学风是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师教的再好、水平再高、责任心再强也是无的放矢,更谈不上优良的校风;教风是关键,学风再好,如果没有教师的尽职尽责,承上启下,教育质量就不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校风是保障,良好的校风是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三风”之中的关键,教风是指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好,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因此,教风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教風的建设需要所有老师直接参与进来,每个教师都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引导学生。
2.充分结合和利用教师的专业特点
打造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必要,高校文化建设要充分结合和利用教师的专业特点,调动每个教师的能动性,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特长,确立以师为本的人才观,通过营造和谐进去的职业氛围,建立清新的、宽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校文化。举例说明,专业课教师既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意识,并且专业课教师长期与学生在教室、实验室、工厂、实习车间共同学习,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联系,专业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专业课教师应首当其冲,承载起育人的重任。思政课老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其他教师难以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他们一般都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他们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以高校文化建设为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归结点之一。
六、结束语
高校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反映着高校的办学精神和价值追求。教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都是依靠教师去实现。高校文化不是“高校学生文化”, 教师在高校文化中除了与学生一起具有主体地位外,还起主导作用,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主导双重作用。同时,教师也需要从高校文化中吸取营养,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当然,教师参与高校文化活动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起主导作用。总而言之,我们应正确认识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寻求教师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切实利用校园文化这笔无形资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刘牧. 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47-49.
〔2〕 陈业宏. 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49-51.
〔3〕 吴国新,姚方,姚海雷.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56-58.
〔4〕 赵均明.高校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消费导刊,2007,(10):30-34.
〔5〕 李萍,孙彩霞.教师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角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45-48.
〔6〕 李光琳.高校教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6):12-18.
〔7〕 彭松林,易丽丽.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分析〔J〕.今日南国,2009,(139):25-2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