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式小组合作有利于转化“学困生”

2014-05-30王明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全班学困生交流

王明芹

随着“导学式小组合作”在我校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汪清三中教学的一个亮点。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增加了许多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同时我也常常能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好学生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这些学困生有时直接把好生的答案借鉴过来,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由于,回答问题加分,有的小组为了得高分优生抢着回答问题,长此以往,学困生就再也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使这些学困生也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呢?

一、在组建合作小组中着眼“学困生”

在组建班级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分配。如争求科任教师意见,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也可以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分组后还要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因为在上课时常会听到有的学生这样说:“老师,我们组连张某某都会了”应多加一分;因为加分问题还有哭的等等。为了避免学困生在活动中没有参与的机会,我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1. 评分时,既要考虑精彩度,也要注重好带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部分小组让好生回答问题,让写字好的学生板演。教师或评价小组按精彩度给小组打分,而轻视对个体的评价,这样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也许就因为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赞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使那些学困生树立自信。例如三年六班孙同学从小脑瘫,说话,做题速度都慢,小升初数学不及格。在初一时我让每组一名同学上黑板做题,故意让他做一道简单的,孙同学做对了,我不仅给他加分了,还对全班同学说:“此处应该有掌声”。孙同学树立了信心,每次上课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当他把手举起时,我一定会让他汇报,说的不对时我会鼓励他:“积极动脑,敢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值得表扬”,他一直坚持学习,数学每次考试都能及格。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很开心,更让我开心的是小组合作带动了班级许多学困生。初三这个班学生坐在教室里学数学的达到100%。

2. 树立每名学困生的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为小组争光,加分的理念,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谁认真,谁负责批当堂的课堂检测题。而且不断丰富小组合作的内容。我利用一些小组内部活动,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每个人轮流到黑板板演,讲解,不会时采用一帮一。在小组内既要有组长又要有行政组长,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组建学科组长等(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科组长帮助组内同学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检查当天的作业等等。这样使学困生也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展示自我,从而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树立了自信心。

二、在展示交流中关注“学困生”

在全班交流中,让每个小组的汇报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了解每个小组里面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困生提出的疑问,既可以请其本小组的同学介绍解决办法,也可以在全班交流中让会的学生给予解答或老师给予引导。但在解决疑问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情感沟通中与“学困生”交朋友

好学生人人都喜欢,但是学困生也不能忽视。平时多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我常对学生说:课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我们是朋友关系。学生喜欢我,我也爱他们,在课堂上我们相互探讨交流,氛围非常融洽,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

总之,教师要做好后进生的轉化工作需要教师的诚心,耐心和信心,需要持久的付出和坚持。让我们每一位置身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多给学困生一句表扬,多一个赞许的目光,把准时机,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全心投入,让人人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全班学困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原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全班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