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如何有效沟通
2014-05-30裴光职
裴光职
当了二十多年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牵涉到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很多人多年的努力,有的时候,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种种人间美好的情感都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赞扬,在困难时刻的一次搀扶而永远刻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并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实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用心关爱每位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神圣的,这种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有可能亲近老师,并信任老师。
那么,怎样的沟通比较有效呢?
一、生活困难的学生:需要真心关爱,诚心帮助
生活困难的学生一般都是有自卑感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思暴露给老师。我们要看所有文字材料,了解班级概况;听各位科任老师的评说,掌握班级特点;与班级学生“随意闲聊”,摸索学生个性;走访每个家庭,掌握学生的生活环境;这样可以对班级所有学生了如指掌,工作起来有的放矢。我班小红学习很好,品质也好,但家里特别困难。当她说不能住校要去照顾病床上的爷爷时,我还持着怀疑的态度去了她家,当我看到了她家的情况,知道了什么是真正贫穷的生活。原来她是一个少女家长,父母离婚,靠父亲的一点打工钱生活,还要照顾爷爷。回来之后,通过我的申请,学校领导把学校的助学金,国家发下来的助学金、奖学金都给了她一份,我还帮她申请了低保户,这样一来她和爷爷一年多了几千元的收入。之后,我经常去她家帮她照顾爷爷,一起聊一聊家里的事情,过了不久,我发现她爱笑了,性格也开朗了,更努力学习了。
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需要用心解读,爱心引导
面对令人讨厌的学生,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我们要有意安排他们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课堂上简单问题有意多提问他们,有意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们,让他们觉得这个班集体需要他们,在老师眼里,他们同样很重要,从而树立信心。小明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每天沉迷在网络游戏里,晚上睡得很晚,所以上课总是爱睡觉。科任老师们都在说他,他妈妈也实在管不了了,我想应该让他把这个兴趣转移过来,我特意在汉语课上组织了一次竞赛,让小明在教室前面全全负责电脑和VOD的操作,竞赛结束后大力表扬他的操作技术以及帮助老师出色地完成竞赛的功劳。之后,全班学生都以羡慕的目光看着他。有一天他说:“老师我想学PPT制作,你能教我吗?”借此机会我告诉他,电脑的用处很多,希望他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关爱学生的心灵,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验到上进及取得成绩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来说:“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三、个性特别的学生:需要执着付出,化解心结
相信许多班主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自己班级里总会有不合群、与你对着干的“另類学生”,他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自己,总觉得别人对不起他,还要时不时地制造些“事端”,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视线。这样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必须要先冷静下来,不要把孩子逼到对立面,教师要改变态度,主动出击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他们需要班主任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与机智的引导。小李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孩子,每天早晨宁可不吃饭也要洗头打扮,但是脾气坏,总觉得别人对他不好,有时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搞得全班气氛不融洽,有时还跟科任老师顶嘴,搞得老师无法上课。刚开始我批评他几次,但了解到他父亲一喝酒就耍酒疯弄得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我特意找他父亲喝了一次酒,告诉他儿子的事情,一起说到孩子的将来,父亲留着眼泪说:“我不是一个好父亲,我以后不喝酒了。”我又让他担任副班长,负责班级的各类活动,《12·9》演出的时候,他自己设计了班级演员们的服装和发型,得到了全校师生们的好评。有一天,高中二年级小李来找我说,拿到毕业证之后不想参加高考了,想学形象设计,我告诉他只要你有兴趣,你有信心能做好,那么就可以去尝试一下。
我们要明白: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重要的教学生学会在社会中生存。“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付出比结果更重要”。
失败的经验告诉我,要想收到教育效果,就得取学生所需,绝对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或一味的批评指责解决,如果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家长式管理和封建式的师道尊严上,那是无法奏效的。除了温情感化、热情帮助外,还得善于利用学生群体的力量,机智地带领全体同学在关心中学会关爱,在关爱中感受和谐,在和谐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只有师生之间能够有效的沟通,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学生才会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