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2014-05-30王桂珍王桂芝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王桂珍 王桂芝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重视。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了,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指导策略。吉林省汪清县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近半数的教师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应的多少出现一些的问题,健康指数分别是:22.13%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2.19%的教师表现为偏重症状,1.23%的教师表现为严重症状,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不高,尤其在生理、心理和环境这些领域的生活质量较差。

一、产生不健康心理的状况分析

1. 身体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发现:近半数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身体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喉咙有梗塞感的轻微的占30%,中度的占16.7%,偏重的占10%。感觉身体某些部位软弱无力的轻微的占23.3%,中度的占26.7%,偏重的占10%,严重的占6.7%。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下降、难以入睡、恶心、或胃部不舒服的轻微的占33.4%,中度的占13.1%,偏重的10%。还有一些教师经常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说明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2. 部分教师工作状况不佳。责任心不强,不能养成做任何事情后必须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如自来水跑水在学校中经常发生,学校领导反复强调教师下班走之前必须检查本班的自来水龙头是否关闭,灯要关好,门要锁好等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教师把领导的话置之度外,未及时检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批改上都会出现一些错误,出现严重的教学失误。

3. 多数教师处于精神疲劳状态。如在遗忘症调查中,有33.3%的教师头脑出现轻微的遗忘症状,26.1%的教师头脑出现中度的遗忘症状,有20%的教师头脑出现偏重或严重的遗忘症状,还有教师睡觉不踏实,精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都显示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

4. 教师感觉工作有压力。在作为一名教师,你感觉是否有压力调查中有32%的教师感觉压力非常大,有36.9%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调查8名班主任中就有4名选择压力非常大,3名选择压力比较大。这说明中小学教师中班主任普遍感觉工作有压力。

二、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面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必须寻找原因,探索对策,以防患于未然。引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内部的身心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

1. 身体因素。由于教师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病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正常工作中,久而久之就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2.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1)来自自身压力。很多教师都希望自己把工作做得最好,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所以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但人与人能力和所教的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有的人用了十二分的努力却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的人只用了八分的努力却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因为教师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有时你付出的劳动和学生考试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久之,教师就会错误的分析,感到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认为自己无能,内疚、自责、悲观厌世,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里健康问题。

(2)来自家庭压力。很多教師在家里是家庭的顶梁柱,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均由他们去处理,尤其是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需要赡养,儿女要上学、找工作,这些事情消耗了他们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忙里忙外,精神上身体上都得不到充分休息,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⑶来自学校工作的压力。教师工作是很难做的,学校领导考察教师工作能力的大小,直接与工作业绩挂钩,而教师的工作业绩并不一定从教师自身的能力、学历和工作量的大小来决定反映出来的,而是要从学生间接的反映出来。由于近年来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网络时代的跨进,多数学生上网成瘾,网上聊天,打游戏,玩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事情,网恋事件频频发生。现在的学生实在是越来越难教,说服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家校配合起来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大多数学生处于不爱学习文化课,甚至不学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理解吃透。而学校为了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在每次考试后学校都要进行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低分率的评比分析,这就让教师们倍感压力,怕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怕班级的学生出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老师们每天在心惊胆颤中度日。总之,太多太多的考试,太多太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操心,这一切一切的担心,让教师们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势必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3.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少教师往往心力交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三、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保持教师的健康心理,犹为重要。鉴于教师队伍目前反应出来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求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的方法与对策。

1. 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师是人,不是机器,也需要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她)的家庭也许正面临着孩子上学或就业问题、老人卧病、爱人下岗等忧虑,他(她)们也渴望成功,渴望展示自我。实际上,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感到工作压力大、心理受挫,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体验。因此,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把关心教师的生活,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一道纳入学校的管理目标,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教师有轻松的心情、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理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

2. 为中小学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3. 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长期来,教师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个体劳动性质比较突出,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展示和专业成长。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领导要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行为,要把创造并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道德提高和专业成长,做为学校领导的首要任务,要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经费投入到帮助教师成长当中去,自觉充当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与教师共同成长。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优质课、教坛新秀、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让一线教师有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流通信息渠道,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我,促进成长。

4. 提倡教师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進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

5. 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能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的更好。同时要鼓励教师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

总之,教育任重而道远、刻不容缓,不但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更需要我们积极行动付予实施。只有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才会拥有一支具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的人梯精神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一支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肩负起社会、家长赋予教师的诸多角色和极高的期望,圆满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各界以及教师自身的广泛关注。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四者间的通力配合。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发掘出教师自身的教育因素,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