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国,和医生“狭路相逢”

2014-05-30姝然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4年5期
关键词:病情医生病人

姝然

因为一场疾病,于是遭遇了和美国医生的“狭路相逢”,病愈后,感慨良多。

在美国看病和国内截然不同。在中国看病得起早去排队挂号,然后等待见医生,见到后医生又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你打发,等到举着一堆化验单回到医生身边时,近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最后,医生再给你开一堆对疾病没有直接作用却与医药公司有直接联系的药品,反正吃不好也不会吃坏,病人没有选择只能隐忍——这些现象在美国是绝对没有的。

在美国看病需要注册并选择自己想找的医生,然后打电话预约时间就诊。如果是急诊,可拨打911或者自己去急诊室,就医时护士会让你填写一张表格,表格上会有明确选项,关于在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如何通知患者的选项。1.家庭电话2.手机3.邮件4.信件。总之,患者本人是得知病情的第一人,在不经过患者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医生不能将患者病情透露给其他人,否则将会惹来吊销执照之祸。而在国内,患者家属是有权代表患者了解病情和做重大决定的。比如患者患有绝症,家属会自以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出发,与医生一同对患者隐瞒真实病情。而美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则更理性,让患者本人最先知道病情,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案与计划。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生前預嘱Living will”这件事儿。

所谓“生前预嘱”,是指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文件。我们可以选择安详离去,不忍受气管插管、心脏电击等急救措施,让生命只能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选择有尊严的死。“生前预嘱”在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已经被普遍认可。做手术时我也签了“生前预嘱”,希望自己能在那天到来前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我觉得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

“生前预嘱”在国内被认知的很少。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因此在国内人的价值观里,活着是最重要的,不管活着有没有意义,只要活着就行。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中国人一辈子的医疗费,70%都花在生命的最后3个月里了。也就是说,为了维持哪怕几天几个月毫无意义的生存可能要花上大半辈子的积蓄。没人关心这种无效的生存对生存者的意义,也没有人关心这些无效的花费,可以为多少儿童做心脏矫正术,可以让多少失明、失聪的人得到医治。面对这些问题,大多数国人都选择了回避。

一位我挚爱的医生向我推荐了一部美国医疗剧《周一清晨》。这是发生在美国切尔西医院的故事。每个周一清晨,这个医院的外科大夫必须先开会,总结一周来医疗的成绩与错误。它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不管是谁,都可能站在台上被质问、被怀疑。整部电视剧更是通过一个个的治疗案例,为人们展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美国医生是如何看待病,如何看待生命的。

《周一清晨》非常直白地把医生这个行业的风险展示出来。医生,可能是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也可能是挽救了一个人的生活。但如果医疗行为之中有瑕疵,医疗后果中就会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结果就是被起诉。

在美国收入最高的10大职业中医生占了9个。在美国,医生也是一个令人羡慕和尊重的职业,尽管美国的诉讼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美国的医疗官司也多到超乎想象,但是美国医生却能安心面对病人。首先是美国的法律既保护病人同样也保护医生。人们能够认可医疗上的现状,明白风险无处不在,医生需要承担,病人也要承担。其次是美国有医疗保险,保障病人。还有医疗事故险,保障医生。

《周一清晨》传达给人们的是股正能量。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医生身上具有的正义、善良、果敢、无畏的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它纠正了我们对于生命、善良以及责任的认知。

猜你喜欢

病情医生病人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谁是病人
最美医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病人膏育
换医生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