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怀揣珠宝,却沿街乞讨”

2014-05-30赵晓兰

环球人物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球杂志传统

赵晓兰

个人简介

楼宇烈,1934年生于杭州。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研究佛学、传统文化。著有《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中国的品格》等。

采访楼宇烈先生,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脑中不经意浮现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位耄耋老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回答记者的提问有条不紊,语气淡定,嘴角挂着似有若无的微笑。分析世态,回顾往事,人生对于他而言似乎已经去除了大悲大喜,什么事情都变得波澜不惊。也许,这就是一个研究哲学、宗教、佛学的学者修行的境界。

采访像是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楼先生在自家门口租了一间小屋,把它打造成一个琴室和一个茶室,取名“国艺苑”。他有一个口号,“以道统艺,由艺臻道”,这也是他的人文理想:借由艺术上通下达,实现对日常琐事的超越,并最终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楼宇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佛学家。他祖籍浙江嵊(音同胜)县,从小兴趣广泛,文理科都很好,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非常纠结。后来他在《毛泽东选集》里看到“哲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和”这句话,于是决定读哲学。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任继愈、张岱年等国学大师。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到如今已经50多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學生涯,总是让人误以为他的身上没什么故事。其实楼宇烈也经历过各种坎坷。他最年轻美好的时间是在各种“运动”中度过的。大学学了一半,“反右”、“大跃进”等各种运动就开始了。毕业后,先是下放,不久就是“文化大革命”。在那个时代,他进过五七干校、下过乡、下过厂,除了没当过兵,他什么都干过。而作为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文化生活却贫瘠到了极点,能读的书只有《毛泽东选集》、马列著作。没办法,楼宇烈就一遍遍地读《新华字典》。但时至今日,提起那些年,楼宇烈没有一丝怨天尤人。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有很多东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你能掌控的只是在大环境中如何把握好自己。他说,人生需读“无字之书”,正是那些苦难帮助他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也认识到那个时代各种思维方式的局限。

这些经历让楼宇烈在治学中,有着比一般人更为开阔的胸襟,更为高远的眼光。早年他研究中国哲学,精心研读荀子、王弼(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著作,他的《王弼集校释》是一部公认的学术经典。他对康有为论著进行整理和汇编的著作就达7种。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国哲学的问题无法离开佛教,于是将研究兴趣转向佛学,主持编选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影响了国内年轻一代的佛学研究者。当记者提起这部著作时,他却坦率地说:“它过时了。”

楼宇烈认为“学术既要提高,也要普及”。他的学术论文既能提出令人们怦然心动的新解,又很少使用一惊一乍的时髦术语。比如说,那本流传甚广的《中国的品格》完全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而是以口语的方式,阐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

在日常生活中,楼宇烈也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地实践传统文化,他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爱好昆曲、古琴、茶艺,在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风雅和时髦的事,但在他看来,这是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中国的文化很一致,都是表意的,寄托着创作者的理念,又能让欣赏者从中得到共鸣。”2003年起,他设立国艺苑,招收对中国传统艺术有兴趣的学员,教授的科目就是昆曲、古琴、茶艺。

除了在北大授课外,楼宇烈还登上了各式各样的讲台,有外地高校,有企业论坛,有文化讲座……他擅长以闲谈、演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他说:“我给自己提了个要求,在公众场合的演讲既要让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人能听得懂,又要让专业人士觉得有新意。”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

环球人物杂志:您这么大年纪了还经常去外地演讲,有求必应,为什么这么不辞辛劳?

楼宇烈:我还是想多尽点余力啊。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但对它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曲解,需要去纠正。比如说,很多人靠求神拜佛来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其实这些从根本上来说不符合佛教的宗旨和精神。佛教的核心理念是要相信自己,靠自己实现超越,不是靠佛菩萨来成就自己。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是让您非常忧虑?

楼宇烈:是的。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正在不断衰减,仿佛怀揣珠宝,却沿街乞讨。当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之后,一定会被它的深邃、智慧所感动。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现在人们习惯用一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用定量、定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是不求明细,而是求整体,它用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事实上,这更符合整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中国的儒释道三教,在今天来讲非常有意义、有智慧。我们人类碰到的问题,不就三个吗?第一是人和社会的关系;第二,人自身与心的关系;第三,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的先人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并用儒释道三教,来治国、治世、治身。

环球人物杂志:您强调用中国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国文化,具体怎么讲?

楼宇烈:近百年来,中国人喜欢“向西看”,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使很多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我一直强调中国文化是智慧型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知识型的文化。西方常常把哲学变成一种知识,中国不是,是要你去“体悟”。比如说中医,我们不能拿西医解剖学的一套理论来论证中医,因为西医的解剖学是通过研究人体得来的,是静态的,而中医的解剖学是在活体身上,是动态的。中医有自己历史传承上的概念和内涵,是从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到治疗疾病的一个整体文化。而这种整体性正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

环球人物杂志:能具体说一说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吗?

楼宇烈:研究中国文化,要做到文史哲打通,儒释道打通,再进一步,就是要中西打通。现在人们非常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但中国传统是强调各学科的共通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虚实”这个概念,不了解兵法、中医、艺术,对“虚实”就无法真正理解。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社会上也掀起国学热,但大多流于形式主义,甚至成了一种时尚。

楼宇烈:这需要正确的引导。真信仰有,假信仰也有,打着这个旗号来敛财的也有。办一个班,100人中有10个人是真心诚意来学的,我觉得就值了。我一直以来的宗旨是,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

经济是发展了,但文化准备远远不够

环球人物杂志:这几年一直在提倡和谐社会,该怎么理解“和谐”?

楼宇烈:怎么理解和谐,很重要。好像很多人理解和谐就是没有冲突,其实不是。和谐是在冲突中达到平衡,不是简单地不要吵架,吵架没关系,我坚持我的意见,你也坚持你的意见。并不是要叫你放弃自己的意见。

环球人物杂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普通人也常会感觉到紧张和压力,传统文化能从哪些方面帮助大家?

楼宇烈:其实竞争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来认识自己。所谓的竞争不是生存的唯一法则,一个人应该知道对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怎样去认识。比如说,如果认为能够吃饱穿暖就行了,那他永远是富裕的。所谓知足者常富,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常贫,不知足常苦。

现在我们最大的误区在教育理念上,总是宣传人跟人是一样的,成功的标准也是一样的,而不去强调差异性。有人说这是讲平等,其实不然。人生无非几十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莫大的幸福。我常常讲,幸福是一人一个标准,但有一个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健康地活着、安详地死去,活一天过好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嘛。

环球人物雜志:现在经济发展了,但国人素质似乎并没达到相应的高度。是在文化上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吗?

楼宇烈: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但文化准备远远不够。文化准备涉及方方面面,最普遍的是在民众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所以现在中国人很富了,但别人不见得瞧得起你,因为你的言行举止还很野蛮。另外,我们不能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品格。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要让我们的文化根植在我们自己的传统之中。

我最近常举“人本主义”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其实这恰恰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而且它影响了西方。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把一些中国文化经典传到了欧洲,欧洲人从中读出了人的自觉、自律。而西方从中世纪走向近代就是要从神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就是要让“人”从“神”的脚底下站起来。所以当时西方的启蒙思想家都把中国看做理想王国。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就说过:“其他民族虚构寓意神话,而中国人则手中拿着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其实是被扭曲了,人成了物质的奴隶。而中国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觉性,在天地万物中,人是独立的主体;另一方面,人又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从不把人凌驾于一切之上。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现在的关键就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文化。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都说,当代中国人缺少信仰,对此,您怎么看?

楼宇烈:现在中国确实面临信仰缺失。信仰本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政治信仰、理论信仰、宗教信仰。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排斥宗教信仰,其实并不应该,有“神”来监督你,让你别做坏事,这也很不错嘛。“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了这个信念,一个人就不敢胡作非为。

环球人物杂志:人们称您是 “中国传统文化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您的养生之道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来的吗?

楼宇烈: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人的生命是一个平衡,身体所有的不适,都是因为平衡被打破了。有两句话我觉得很好: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很多的欲望、贪婪,都是本来没有的东西,所以要把这些东西去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心态要平和、饮食起居要平和,“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至于养生,必要先养心,心态好,不为名利所累,什么东西都能放下看开,身体自然就好。

猜你喜欢

环球杂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杂志介绍
老传统当传承
环球纵览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环球·创意
环球·创意
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