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探讨
2014-05-30陈菲
陈菲
摘要:不论是出于当前高校学生浅薄的道德、法律与责任意识,还是出于建设和谐社会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高校开展生命教育都是尤为重要的。唯有知晓关爱生命、具备健康人格以及良好的责任意识,才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对此本文将探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及其教学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生命教育现实需求实施路径
高校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但高校学生中诸如杀人、残害动物等轻视生命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高校学生虚度光阴、消极颓废地浪费生命时而有闻。由此可见,当代高校部分学生缺乏生命意识,更是缺乏对生命的基本尊重与敬畏,他们蔑视生命,认为生命可赎买可任由夺取。所以,高等院校开设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尤为重要。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及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得以人们的重视,它教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珍重生命以及欣赏生命,探寻生命的奥秘。生命教育是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不论是出于学生浅薄的意识,还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开展生命教育都是必然的。
(一)唤醒学生意识
人们只有健全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法律及责任意识,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传统道德、法制教育不健全以及社会风气不正,使部分学生的意识淡薄,更甚是欠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于残害他人生命的学生而言,法律、正义等都是过眼浮云,他们只注重自身,极度蔑视国家法度与社会道德,想尽一切可能逃避自身责任与义务。比如李启铭驱车撞人案,他非但没有良心的谴责,更是盛气凌人高呼“我爸是李刚”。
开展生命教育能唤醒高校学生的道德、法律及责任意识,尊重他人生命;提升高校學生的法制理念,意识到犯法必受严惩,约束自身管理能力;扭转当前责任意识下滑趋势,使其能肩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基本责任,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对自己负责。
(二)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成才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刻意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于学生,轻视学生的人格、道德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忽略学生全面性发展。导致学生仅在乎自身感受,忽略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珍惜生命,进而情感落寞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同时家庭对孩子的厚望,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压力,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偏少甚是没有,精神长期受到抑制,心理不健全。
开展生命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其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进而珍惜生命;通过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兼具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树立积极乐观、正确健康的生命价值观,顿悟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生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三)营造和谐氛围
高校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学生恶性伤人事件伤人伤己,抑制校园秩序和谐稳定的发展,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高校生活中是人生发展的临界点,是养成并定性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领会生命的珍贵,进而善待生命;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能降低并终结校园恶性事件;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人的共存性,明确人与人的差异,学会宽容并接纳他人,营造友好的人际环境,健康的成长发展;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洞察内心世界,明确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一个不被利益驱使的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功利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地位逐渐提高,滋生了利己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导致部分高校及其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形成了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实用化,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精神意识淡薄,丧失了对人生理想、精神信仰和人文情怀的探索或兴趣,忽略更甚湮没了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
(二)萎靡的高校人文教育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生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得以丰富,无限扩张科学与理性的作用,在充分认识到科技影响生产力的同时,高等院校便倾向于功利主义教育和伪科学主义教育。高校仅仅教授学生掌握“何以为生”的技能,欠缺对学生“为何而生”的人生思考引导,实用性的教育目标替代了精神教化的育人目的,导致以关注人的心理、信仰及其人生价值的人文教育日渐萎靡不振。
(三)缺乏独立的生命教育
当前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设置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高校开设课程仅有《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能与生命教育挂钩,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较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其开设范围更为普及。结合相关调查和案例不难发现,高校学生对心理和生命很困惑,对自身人生价值观认识不足,进而出现有失规范的现象。比如2008年某大学付某弑师案,案后相关心理测试发现付某心理指标正常,同时他是法律系学生不可能确实法律教育,但还是知法犯法。由此可见,当前的高校生命教育现状不佳,缺失人文教育的同时,盛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
三、高校生命教育实施路径
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不但有健全的生命教育理论,更是形成了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实践基本实现了教育的制度化、课程化。同时国家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重视生命教育”。因此,高校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并汲取相关经验,探索与我国体制相适应的高校生命教育实施路径。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人性化的生命教育氛围
“教育的目标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无处不在,所有学科都承担着生命教育的任务。高校要真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敬仰生命,传递生命气息给学生,使其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教育氛围。
高校要以人为本进行教师管理,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培训使其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而珍惜教育学生的机会,对生命负责。改善教师的待遇以及教学条件,使其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于教育失业中来,以教师自身崇高的精神,呵护学生、爱学生,进而使学生点燃生命的蓬勃朝气;教师以人为本实施课程教学,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需求。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以及能动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锤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日常生活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人的關怀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内尔·诺丁斯”,所以高校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管理制度,要尽全力实行人性化,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及其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关怀。
(二)整合教育力量,健全高校生命教育体制
欠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抑制高校生命教育的根本,各教育部门资源脱节,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因此高校应当由教务处引领,学工部、思政部、团委等相关部分参与生命教育中,形成协调的教育体制;结合当前国情,培养师资力量,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渗入各个学科;高校预算中纳入生命教育经费,进而开展各类生命教育活动或设立相关教育设施,投入人
力、物力进行师资扩充和教材编写;拟制有效的教学评估方案,对生命教育实施状况进行正确性评估,使学生最大化受益,同时完善奖励制度,对生命教育做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保障。
(三)融合教育资源,形成广泛地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应当由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完成,三者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和谐互补,构建完善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给生命教育事业夯实基础。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予积极作用。相关政府要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进行法治、环保等教育,给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实践场所;联合社会各界、各部门广泛地开展“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升生命安全意识;电视、网络等媒体严禁恶意炒作,对恶性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要进行正面引导,总而言之社会各界应极力创造一个珍爱生命的社会环境。
高等院校要树立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鼓励全体师生参与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综合性复杂的活动,高校要结合自身条件开展生命教育,其中管理和师范院校等要尽快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理念渗入现行课程中,以形成良好的生命教育综合体系;进行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使生命教育深入学生生活。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它是学生的精神寄托,开展生命教育离不开家庭,家人要以身作则,互助互爱给学生熏陶良好的人格情操;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以及互助的家庭环境,是生命得到家庭的情感滋养,以利于人格的健全;提供关爱、沟通的渠道,奠定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进行良好的沟通,给学生莫大的支持鼓励。
高等院校对学生开展全面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同时,要联合社会、家庭,对学生进行多途径的生命教育,以利于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健全人格,提升自身全面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冬华.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J].高教探索,2012,03:132-135.
[2]蔡亚平.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J].教育探索,2012,11:28-29.
[3]张秀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124-125.
[4]杨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生命教育探析[D].中南大学,2013.
[5]金培玲.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理论观察,2013,12:134-135.
[6]云清.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施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7]方晓东.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JG13EB02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