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地下窑洞开发思路探究

2014-05-30赵绍梅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窑洞建筑

赵绍梅等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应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窑洞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地下窑洞的发展实际,系统分析地下窑洞的历史渊源、优缺点、现状成因和发展方式,论证了保留地下窑洞的必要性,并将其与第三产业捆绑,创新性地提出地下窑洞未来发展的新方案。

关键词地下窑洞;历史;现状;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S26;K921/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754-03

Abstract The representative underground caves of the North Shaanxi area were discuss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cave, the history, origi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formative causes and development way of underground cave were analyzed. The retention necessity of underground cave was demonstrated. At the same time, tied with the third industry, an innovative schem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cave was proposed.

Key words Underground cav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New ideas

地下窑洞在豫西、晋南、渭北和陇东等地均有分布,它产生于黄土地,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作为古老穴居方式的遗存,地下窑洞文化有着较高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但因受现代生活理念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搬出窑洞。然而,窑洞的生态价值及文化价值却是现代高楼大厦等其他建筑形式无法取代的,因此窑洞这一文化符号的保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提出窑洞保留的新方案,旨在为子孙后代保存下这一传承了4 000多年的文化,同时带动黄土高原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期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及升级过程中起到带动作用。

1地下窑洞的成因

1.1历史探源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们古老的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4 000多年前。窑洞按建筑方式可分为靠崖式窑洞、地下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该研究重点对地下窑洞进行探究。

地下窑洞又称地坑院、天井院,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和黄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经》有言:“陶复陶穴”,陶穴即地下窑洞,西汉时期窑洞的内部造型有了较大发展,内部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到了唐宋时期,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的分工,出现了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明清时期,窑洞这种“穴居”方式已成为游览黄河两岸农村的一个景观。总而言之,地下窑洞曾是我国黄土塬区较为普遍的居住方式。

1.2成因分析

1.2.1地质地貌条件。

黄土高原黄土厚度多为100~150 m,不少地方超过200 m。较强的直立性能够保证挖好的土墙壁与地面垂直,且致密的黄土土质结构和胶结性良好的黄土颗粒使得窑洞具备了不易坍塌的特性;黄土具有较小的湿陷性(黄土湿陷性是黄土的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即黄土具有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发生突然下沉的性质),使得窑洞在遭遇雨水时依然可以保持壁立不倒;此外黄土塬区的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 m以下,适合“地下挖坑,四壁凿洞”。

1.2.2气象气候条件。

黄土塬区位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带,这里降水量较少,一般来说,特大暴雨出现的可能性较小,且黄土高原冬春季风沙较大,居住在地下窑洞可以避免风沙对生活的影响;此外,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决定了黄土塬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特点,而位于地面以下的窑洞,冬天温度能保持在11 ℃以上,夏天能保持在20 ℃以下,因此,千百年来窑洞无疑成为黄土地上最适宜的居住方式。

1.3资源及经济条件黄土高原缺乏高大的乔木,木材等建筑材料的缺少也使得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瓦房等民用住房的建设存在实际困难。即使在当今社会,虽然交通体系网络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在黄土高原,甚至有些山区,建造现代住房需从外地调运大量建材,成本较高,得不偿失。从这种角度来看,在黄土高原上挖掘窑洞成本低廉,省工省力。

1.4文化风俗因素

窑洞与黄土地一样历经了千年的沧桑,笔者认为地下窑洞能够成为黄土地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居住方式,是人们对人类远祖“穴居”方式的一种继承。这种围合或半围合的建筑形式造就了住宅的相对私密空间,让居住在其中的人能够找到归属感。人们享受这种“家的感觉”,逐渐使之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因此,如果没有遭受大的思想或文化浪潮的冲击,窑洞便是当地人首选的居住方式。

2地下窑洞的优势

2.1取之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

地下窯洞的建造就地取材,选用黄土高原分布最广的黄土为主要建筑材料。黄土高原的黄土土层深厚且直立性强,土质结构紧密并且还夹杂着石灰质结合层,这些特点为地下窑洞的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建筑条件,地下窑洞也因此具备了抗压、抗震、坚固耐用等特点。由土层构筑的独特地理环境成了窑洞天然的建造场。地下窑洞就地取材,依地形顺势而建,这一居住方式使人们融入自然的怀抱,将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2.2因地制宜的理念

这一建筑理念首先体现在选址上。地下窑洞建造时要先于平展凸起的塬面上勘一平整的地面,同时要求窑顶的覆土层需满足一定厚度,以防止窑洞倒塌,这便使得打院子的土和出窑的土都要褙在四面窑顶上,巧妙地避免了土壤的浪费;其次,在排水方面,在地下窑洞院内的最低位置挖有渗井,下挖1~2 m深的地窖,一旦遇上降雨,雨水可以及时排入窖中;在采光上,窑洞在挖掘时一般遵循“坐北朝南”的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照,满足窑洞内部的光照需求。

2.3生态节能理念

地下窑洞隐藏于黄土地中,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所以冬季居住在其中可以抵御严寒和风沙。在夏季,由于黄土层有隔热性能,窑洞本身就变成了天然空调。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被巧妙地运用到地下窑洞的建造中。现代建设家居中各项费用非常昂贵,而居住窑洞的人家因为窑洞所需建材取之于自然,其本身对温度湿度的自我调节功能又减少了其他保暖降温费用,充分体现了其生态节能的优势。

2.4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黄土高原居住环境中,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地下窑洞是我国风水理论的起源,我国风水讲究基于风水理论产生了四合院型建筑设计规则,即闭合环绕的建筑空间带有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其闭合环绕天井式的建筑模式阻挡了室外污染的进入,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洁净。

3地下窑洞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3.1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窑洞的居住人群已经越来越少,尤其是地下窑洞,正逐步被地上建筑所替代。对此,笔者于2013年7月分别赴陕西延安、三原县、乾县等地进行考察,并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男性受访者为52%,女性受访者为48%。调查对象涵盖了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和在延安求学的大学生。 在对窑洞的了解程度的问题中,超过38%的受访者对窑洞只是一般了解,有2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说明窑洞亟待宣传。就居住在窑洞的原因,其中58%的人是因为祖辈传承,只有11%的人是因为个人的爱好。由此可见,窑洞这种居住方式受现代人的关注越来越少。

3.2原因分析

3.2.1从人文角度探寻。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取代了窑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例如本次问卷受访者中63%的人认为现代建筑的兴起成为窑洞当今发展的阻力,其他如建筑形式老土、地形局限、政策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都只占次要地位。另一方面,多数没有住过窑洞的人并不清楚其建筑优点,如冬暖夏凉、防辐射、抗震减灾等。笔者在延安大学进行调查时,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窑洞的这些优点,因此,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不了解而规避了这种居住方式。当然,窑洞的发展也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砖瓦房及楼房已经成为主要目标,地下窑洞这种最原始的居住方式及其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并没有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这也是窑洞的价值迟迟没有得到开发和挖掘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国外,地下窑洞节能、环保、生态等优势被充分发扬光大。国外设计师根据中国的窑洞营造理念设计了很多受欢迎的建筑,比如日本设计师为非洲国家设计的地下住宅;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下二层办公楼群,共有6个地下开敞庭院作为室内雙侧天然采光井;英国和瑞士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穴居”也吸取了下沉式窑洞的优点,符合低碳建筑发展的需要。

3.2.2

从建筑构造角度着眼。首先因窑洞室内阴暗,通风不畅,致使寒冷的冬天室内相对湿度大,厨房、仓库等辅助空间结冰、结霜现象严重,且长时间居住会引发大骨节病、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其次,因其各功能空间相互之间没有连通,导致整体联系性不强;最后,窑洞的建筑不易与现代家居元素结合,虽然当今兴起的窑洞宾馆等结合了电器、洗浴等设施,但成本较高,且窑洞地区无法实现小区化管理,供暖体系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4保留地下窑洞的必要性

窑洞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它适宜人类居住,其人文价值也值得人们思考。窑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那个物质资料匮乏的时期,人们的生存完全靠自然的给予,取之于自然而融于自然。古代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点建造居所,在不破坏自然规律的同时对自然的馈赠进行了最充分的利用,这种纯粹亦或是无意识下的环保建造理念值得当代人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窑洞作为一种主要的居住形式的历史地位必将被取代,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窑洞存在的价值。

4.1地下窑洞的优点

地下窑洞之所以能够传承4 000多年,与它的众多优点是分不开的。①窑洞内部冬暖夏凉。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0~20 ℃,相对湿度为30%~75%,温度和相对湿度平衡稳定,是较为理想的居住环境。②节能环保。窑洞的建筑材料生土成本较低,节能环保。生土本身的再生与良性循环符合生态建筑原则,另外窑洞的冬暖夏凉特性,即其取暖方式和降温方式较为天然,可以减少木材及电的使用,符合低碳的理念。③地下窑洞的隔音降噪性较好。据查阅资料,12 cm厚的土层隔音大约40 dB,20 cm厚时隔音大约为46 dB,而窑洞的土层厚度多在3.8~6.0 m,隔音效果显著,可以避免外界杂音的干扰。④地下窑洞的养生与保健功效。窑洞能够阻碍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哮喘、支气管炎、风湿和皮肤病等疾病,尤其在空气污染极其严重的今天,窑洞的养生作用便显得更有意义。

4.2政策引导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这历史前进的大潮流中,地下窑洞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建筑形式,也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也能亲身体会到窑洞带来的“天人合一”的享受,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窑洞文化。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极力挽救北京城时曾经说过“拆掉一块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窑洞的保护也是一样,但在调查过程中,82.6%的人对窑洞的发展却不太关心。针对正日渐淡出的窑洞文化,与其等到不复存在时后悔,不如现在就采取保护对策。

5保护与开发方案

笔者认为窑洞文化是民族的,受访者中79.2%的人也认同保护窑洞是大家共同的义务,应该鼓励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及高校的学生志愿参与到具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中来。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如果仅仅采取简单的加固及改造美化的方式来留住窑洞这一建筑文化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窑洞必须与第三产业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

5.1具体方案

5.1.1地下窑洞特色“农家乐”规模化。窑洞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民居形式,是黄土高原的产物,为了让游客在享受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的同时走近陕西,走近黄土高原,“农家乐”的发展应着重结合陕西地方民俗特产及文化。具体的方案如下:将陕西独特的民间剪纸雕花艺术融于其中,并在每一座地坑院的每一孔窑洞都分设不同的主题,主题取自陕西民间的特色文化。比如某一孔窑洞选择了秦腔文化作为主题,便可以在这孔窑洞中布置与秦腔相关的氛围,结合视频展现丰富多彩的秦腔文化,并配以古典语调的音频解说,音频视频可以根据体验者的需要灵活地进行开启与关闭。其他主题文化的展示与此类似,最终目的都是让游客身临其境,体会陕西特色文化。

文化主题外配独具特色的“季节风”,比如秋季苹果风、猕猴桃风、狗头枣风等,同时可以采取在窑院中安置音频解说并配以相关音乐的方式,在整体上营造一种古老、淳朴的氛围。如果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地下窑洞的顶部宽阔的地上区域建立小型的天文观测基地。由于地下窯洞主要分布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农村地区,因而观测条件较好。游客晚上在窑洞顶部观星,困了在窑洞里面休息,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这种类型的地下窑洞便是较好的去处。

5.1.2对一批窑洞进行加固改造美化,作为居住疗养或修身养性的基地。地下窑洞本身具有养生与保健的功效,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居民厌倦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会选择在窑洞中居住一段时间以调节心情。所以,可以在传统窑洞中融入少量的现代元素,专门供都市人居住

5.2开发理念

5.2.1窑洞旅游发展要凸显地学旅游思路。

广阔的黄土高原极具特征的黄土地貌景观展现了一种博大、恢弘的粗犷之美,如千沟万壑的黄土丘陵地貌景观,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有学者曾提出应将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开发[3]。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古老建筑形式,无疑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民俗文化项目。窑洞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窑洞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使游客在感受窑洞的淳朴之外还能领略到黄土高原的山川秀美。故采取窑洞旅游与地貌景观旅游互动的发展方式[4],不仅可以使黄土高原之旅更具美感,更凸显了地学旅游的新特色。

5.2.2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加大窑洞旅游的宣传力度。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渗透力强等特点,社会上一些热点事件大都由新媒体发端。重视新媒体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抢占舆论制高点,扩大旅游宣传的有效途径。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可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普通景区一举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与当地政府采取的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营销力度,实施山水品牌战略有着重要关系。地下窑洞的发展也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窑洞,让窑洞走向世界。具体可以加大与新浪网、新华网、大众网等知名网络媒体的合作,宣传窑洞特色旅游品牌,增强对窑洞旅游业动态的即时性报道;加大与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合作,同时在新浪、腾讯微博宣传,制造黄土地下窑洞旅游消费新热点;重视社交网站推广,可在天涯社区等开通窑洞旅游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渠道,聚合天涯互联网意见领袖及“粉丝”的力量,制造地下窑洞旅游特色话题,加大宣传力度;重视视频网站的运用,在视频网站建立黄土高原旅游特色产品推广平台,提供旅游宣传视频等[5]。

5.2.3窑洞特色旅游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应加大对地下窑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为前来参观体验窑洞的人提供便捷的硬件设施。

目前,窑洞被列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受重视程度仍不够。作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庞大窑洞建筑群的国家,我国应该重点发展,弘扬和保护窑洞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延安的窑洞宾馆为例,其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就是对窑洞文化很好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刘丹枫.绿色建筑分析之中国传统民居窑洞[J]. 才智,2013(16):176.

[2] 马成俊.下沉式窑洞的传承研究和改造实践[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 吴成基,陶盈科,林明太,等.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J].山地学报,2005,23(5):513-519.

[4] 白凯,吴成基,苏慧敏,等.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76-79.

[5] 王春生. 现代旅游业要高度重视媒体的作用[N].大众日报,2012-06-04.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窑洞建筑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