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精确营销策略研究
2014-05-30方鑫
方鑫
摘 要:微信作为即时通讯类应用的明星产品,以其丰富多样的即时通讯和社交功能在广大用户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同微博相比,微信具有一对一互动,被动接收的特点,这使得精确营销成为了可能。根据微信的特点,本文以精确营销作为切入点,从微信的公共开放平台基本概念和特征、营销方法等介绍基于微信的精确营销方法;对微信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微信 即时通讯 精确营销
一、 社交分享式——微信开放平台
1 微信开放平台简介
微信开放平台为第三方移动程序提供接口,使用户可将第三方程序的内容发布给好友或分享至朋友圈,第三方内容基于微信平台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2 微信开放平台的商业价值
“朋友圈”新功能的加入,让微信的私密社交能力被激活,为分享式的口碑营销提供了最好的渠道,而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上线,则使这种营销渠道更加细化和精准。微信公众平台的最大特点在手机订阅账号,所有信息可直接到达用户的手机桌面,实现企业对用户的点对点精确营销。有行业人士认为,微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界的Facebook,复制、投射QQ沉淀用户关系,拼接、绘制用户手机电话簿中的二维关系,也让微信有着比任何通讯工具都更高黏度的用户关系,从而晋级“应用社交平台”。
移动社交分享在移动商务中一直是热门的话题。在移动互联網上,以首批与微信合作的美丽说APP应用为例,通过与开放平台的“对接”,用户无需离开聊天窗口,就能看到大图、价格、购买链接、美丽说社区热度信息,既得到了朋友分享的信息,又可以轻松继续聊天。用户通过微信把美丽说上面的商品一个接一个传播开去,达到社会化媒体上最直接的口碑营销效果,其灵活性受到用户、企业与商家的喜爱。加上4.0版本中的新功能“朋友圈”分享功能的开放,微信用户可以将手机应用、PC客户端、网站中的精彩内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并支持网页链接方式打开,这为企业的口碑宣传提供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
3 微信开放平台的使用方法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的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互联网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站点将自身的资源开放给开发者来调用。对外提供的API调用使得站点之间的内容关联性更强,同时这些开放的平台也为用户、开发者和中小网站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开发商基于开放的API开发自己的应用,并允许用户将应用上的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用户将应用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之后,其微信好友可在朋友圈看到该内容,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
4 微信开放平台的适用性分析
微信除去自身的功能之外,现在已经初露端倪的“插件”,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即通过微信真正实现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既是针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同样是各种独立应用的平台。
微信开放平台商业价值的实质是应用开第三方利用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分享功能进行口碑营销。因此,微信开放平台适用于主要依靠口碑营销的产品、服务或其他平台。
二、微信精确营销的前景
对于个人而言,未来的微信,将集合即时通讯,社交,地理位置查询,生活推荐,在线预订,购物,支付,在线优惠或团购等为一体。微信开通各第三方插件插口,使以上功能在微信上可以被同时使用。使用一个账号,主要功能依然是即时通讯,但是将会有更多地理位置的通讯。
根据专家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的预测,接下来基于本地生活及商务将占主流。而微信则正是根据地理定位进行生活服务及相应的社交。利用微信,我们可以针对任意生活服务进行挖掘。陌生人推荐和熟人推荐(签到+即时通讯沟通)将会结合起来。团购或优惠券可以进行折扣,而通过微信和商家交流即可提前预定,而最终的线下实现通过扫描微信即可。最终通过生成的二维码扫描进行支付。
而对于商家而言,微信将成为结合线上与线下宣传的重点工具。
财付通产品负责人介绍,财付通正在推进与微信的合作,未来将与微信摇一摇功能结合,通过微信直接向好友转账,这一支付场景和模式将用于聚餐、KTV等集体活动中;二维码扫描与支付结合,可实现“即拍即买”,拍摄商品二维码可进行购买和支付;微生活会员卡可获得商家优惠,并可及时支付,免去了定位、排队等环节。
针对微信社交与媒体的矛盾问题,可以通过将公众平台做成独立的应用来解决。通过出色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打折、营销信息吸引用户,并做好与微信的关联,既保护了微信的私密性,同时完善了微信生态系统,迈出商业化的脚步。
生活服务,点评,优惠,预订,在线付款,签到,即时通讯,地图导航,多媒体分享,转账等多种功能作为微信的插件联系在一起。仅仅利用微信这一平台,移动互联网中各类功能被整合起来,生活中的需求一一得到满足。这正是未来的微信的发展方向,从移动端改变用户生活习惯,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吕择.微信公众平台挑战新浪微博[N].北京科技报,2012-09-03(038).
[2]刘佳,赵楠.微信凶猛:觊觎二维码谋O2O商业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2-09-20(C01).
[3]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01):21-23.
[4]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