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究

2014-05-30唐红瑞

科教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多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唐红瑞

摘 要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开展学生工作的生力军。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下,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多校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 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

(1)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出现人员冗杂、十羊九牧的情况。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开展学生工作的生力军,党、团、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干部。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各校区学生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批学生干部,导致学生干部队伍易出现人员冗杂、十羊九牧的情况,学生团体或院系学生干部组织举办的学生活动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

(2)学生干部队伍的传帮带功能削弱。根据学生干部的常规培养模式,大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干部储备力量阶段,为保证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党团组织的主要学生干部往往由大三或大四学生担任,呈梯队式建设。多校区办学的区域分散性特征,打乱了既有的梯队式学生干部建设,使得不同校区内的社团或院系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脱节、交流不足,同一院系的学生队伍中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被削弱,不利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3)低年级学生干部队伍呈两极化发展。多校区办学模式下,为照顾各校区内学生工作的自主性诉求,团委常委、学生会部长等一些学校级或院系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岗位直接由历练较少的大二学生担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干部往往因欠缺经验面临组织、协调方面的困难,而已经去到另一个校区的高年级学生干部,无法及时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使得这批学生干部新手“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反,另一类低年级学生干部因过早担当重要岗位的学生干部,无法正确客观地认识学生干部的权责,在主观上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和官僚意识,失去了为学生工作努力奋斗的积极态度,在学生工作开展中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

(4)高年级学生干部积极性减退现象严重。出于对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和资源获取便利性的考虑,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往往安排高年级学生迁往地理位置较佳、教学和行政资源更丰富的主校区生活和学习,而环境转变带来的适应压力对高年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将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加上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的变化,需要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而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工作意愿则会大大降低,热情不再,有的学生干部甚至提出辞职。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工作失去依托,大量日常工作不能平稳进行;另一方面会严重挫伤整个学生干部团队的士气,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2 加强多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1)统一不同校区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资源和政策,实现队伍培养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要做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必须在政策和制度上尽快整合校区资源,实现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首先,应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选任机制的效果,严把入口,将那些真正有责任心,愿意热情为广大同学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学生选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夯实队伍基础。其次,应重视对学生干部能力的统一性和综合性,尤其是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在全校范围、不同校区内设置统一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知识补充和能力锻炼。第三,还需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学生干部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促进各校区之间学生干部的交流,激活新老学生干部的传帮带功能。各校区的学生干部,尤其新老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在学生干部队伍中形成良好积极的沟通氛围。学校、院系需要为不同校区的学生交流提供便利,分配资源,从组织上和制度上支持学生干部交流。比如,根据不同校区的特点,定期举行以学生活动或团队建设为主题的跨校区交流会等,邀请各校区的优秀学生干部一起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了解各校区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组织不同校区的学生干部参加社会调研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干部组织班级同学广泛接触社会,提高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继续发挥新老学生干部的“传、帮、带”功能,上一届的学生干部主动向缺乏经验的学生干部新人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展不同类型和主题的新老干部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的方式,邀请老学生干部传授成功经验,这些活动既有利于低年级学生骨干的迅速成长,又使高年级学生干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3)合理设置学生干部组织职位,阶梯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多校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亟需建立学校—校区—院系的多层级管理体系,实施学生干部队伍的梯队式培养,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一方面,设立系统化的各校区学生干部信息档案,把各校区学生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等进行归档,以便掌握各校区学生干部队伍的基本特点,从而根据不同校区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在选任学生干部时,要深入了解情况,采取推荐和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主观倾向性,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择优录用;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要给予积极引导,及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指导,通过学生干部工作例会,定期总结阶段性工作,指出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成效。

(4)消除学生干部的工作顾虑,有效激励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学生干部有双重身份,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对于高年级学生干部,学校和院系首先要顾及其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正确看待学生干部也需要时间和精力解决自身毕业和工作问题的客观事实,并为其提供公平的平台和机会,消除学生干部投身学生工作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干部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绩效观,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并牢固树立“为同学服务”的责任意识,在服务中体验快乐,找到学生干部的自我价值。在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方面,也需要进行有效激励,以便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干部的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岳军.跨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09-111.

[2] 阮方明,刘淑媛.“2+2”跨校区办学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干部积极性减退现象初探[J].科技信息,2009(7):347-348.

[3] 陈菡,王伟.多校区高校分校区学生工作现状及对策.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4):78-80.

猜你喜欢

多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关于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多校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多校区办学格局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