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实施新课标教学浅议
2014-05-30魏荣奎
魏荣奎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要培养学生亲自实践、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发展学生的数理能力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分析和吃透数学新课程的内容
十多年以来,国家采用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策略,现已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使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数学教师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删除传统数学课程的内容中繁、难、偏、旧的内容,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内容。
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理课,数学知识是人生存所必须的知识体系。要设置体现不同要求的内容,在诸多数学内容中,设置部分选修内容。具体地说:数学内容分为A、B、C三类,A类就是针对对数学有极大兴趣和能力的人群所设置的内容(较难的一类),C类就是所有人所必修的较简单的一类。
数学课程改革还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二、清楚认识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实施分几个层次:理想中的课程纲要,现实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的课程(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程(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形式)及学生接受的课程。其中,教师的桥梁作用是最重要的。著名学者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新的数学课程从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出重大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使新课程顺利实施,就需要每一个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透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而且要创造性地尝试逐步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如果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不是因为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教师没有积极认真地参与或是不能适应的缘故。歌德认为,课程实施的最障碍是教师的“隋性”,即教师的习惯做法。
实施新课程当然要放弃自己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包括一些曾经是成功的经验做法。数学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数学新课程的理念,認真分析和研究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是能否成功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前题和有力保证。
三、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数学教师的任务
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是要将学生的数学基础打扎实,强调要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收获,而不是传统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到很高的分数;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自尊心,反对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统一的学习任务;强调把数学知识紧贴生活,反对孤立、枯燥无味地数学说教;强调师生共同研讨,反对数学教师唱“独角戏“;强调精讲多练,讲课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反对“满堂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探索数学内部的算理规律、性质、定律和人们已收集的数学数据,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新的数学秘密,即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自己合作交流和反思过错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让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权利,正如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价一样,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节,在学习之后自我反思,在生活中自我教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其自已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权利,让其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其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其自己去利用;给学生一个命题,让其独立去创造;给学生一个突发问题,让其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质疑,让其自己去讨论猜想。
(3)在教学活动中,高度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即具备共同特征之外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很多,如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教师的努力,只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在自身条件下,得到一份收获,一份成功,一份进步,这样就能让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注情感状态——能够积极、自信地学习数学;关注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关注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数学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创造的空间,要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教师不使用统一规定的评价标准;课程内容与教师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弱化了考试分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