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袁豪
袁豪
【摘要】“留白”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法,指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中获得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体育作为一门讲究艺术性的学科,必须借鉴艺术化留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下一些“留白”,为学生提供思考、想象、创新和消化、吸收的时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学科的育人任务。
【关键词】课堂教学;表达形式;教学内容
一、把握有效留白实质
艺术中的留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前,创作者心中就有了作品的全貌:何景何物、山势水态、人物动作神态以及什么地方留有空白,早就心中有数、成竹在胸。
有鉴于此,体育教学中的留白也应该事先预设。执教者在教学前,对何时运用留白的形式应该清楚,不能在课堂上想啥时留白就留白。留白的目的,应该是为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思维、掌握巩固动作、凸显主体作用服务的。也就是说,是否需要留白,必须依据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目标而定。
二、减少无效留白现象
有这样的一节案例:在学习目标为掌握健身长拳动作的武术学习课中,执教者为了借鉴艺术留白形式,在组织学生学习健身长拳动作后,留下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然而,执教者提供的却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安排,虽然调动了学生对练习的积极性,但却与本课掌握健身长拳动作的学习目标缺少关联,应该是无效留白。如果是进行体能等练习,课的目标中应该体现。就其原因,还是没能把握有效留白的实质。
三、做好有效留白预设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话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不能过度预设,不要把每一节课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而是要给每一节课留一点“多余的”时间,留一点让学生思考、体验的时空,让学生有更多的期待与碰撞。这里的不把课堂时间排满、留有给学生思考、体验、探究的时间,就是留白。
四、实施有效留白操作
1.设疑导入用留白。在新授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一课时,笔者没有按照“先示范讲解学生听看、后模仿练习再体验”的传统模式进入新学环节,而是首先提出了“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应该怎样投、自己运球投篮与接球投篮有没有区别”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体验、讨论。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体验的留白安排,使学生们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他们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特别集中,练习主动、积极,课的效果十分好。以问题留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较快领会与掌握动作要领。
2.重难点巧留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离不开质疑问难。质疑问难后的留白易提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最感兴趣的问题,能架设连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空白地带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解决难点需留白。前滚翻学习课上,让学生团身紧、滚得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度。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学生们有了体验、对动作有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可以通过“滚动的力量从哪儿来、背部着垫子要屈膝抱小腿的作用、手撑头触垫子的部位变化对滚动有何影响”等难点问题留白,让学生在思考、观察、重新体验、感知动作中突破难点、化解重点,从而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有效改进技术,提高了课的教学效果。
4.课堂总结续留白。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体育学习的结束。课堂教学的结束只是狭义上的结束,即特定时间段里课堂对话、练习的结束。要将体育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外消化所学知识、动作,熟練技能,所以必须向课外延伸。结课前进行短暂的留白,能让学生把思维的触须延伸到生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脑海里重温问题意识,加深情感积淀。比如在教学“耐久跑——正确的呼吸方法”一课结束前,可以这么设计:耐久跑水平的提高、耐力素质的提升,光靠课堂时间远远不够,需要我们经常练习,天天坚持,看谁能养成健身慢跑的锻炼习惯,看谁在课外的锻炼中使自己的呼吸动作正确、节奏鲜明?这一连串的追问,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内涵,把学生引向更深层的思考。此时老师不用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留白片刻,这片刻的留白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留下了思考的时间。这样,把学生的视点引向课外,教学课堂是结束了,但生活的课堂却正在开始。
在体育教学中,留白的运用能给学生留出想象和创造的余地,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艺术效果,就是有效的,这样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春天般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