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作文教学的“指导”与“讲评”
2014-05-30刘润平
刘润平
【摘要】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是以“作前指导”为主导,“作后讲评”只是“作前指导”的应和。新课程改革后,有人对“作前指导”提出质疑甚至否定,注重“作后讲评”,但如何 “指导”和“讲评”以及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中职作文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写作教学作前指导作后讲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93-02 一、传统作文教学是以“作前指导”为核心的模式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步骤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基本步骤为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作后讲评。为了让学生能写出作文,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花很多时间做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路子写作;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对其作文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
传统的中职作文教学,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都注重作文前的全方位指导,包括对文体、选材、构思、立意甚至给出几个范文等。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模仿例文,或抄袭或用手机上网搜索,完成作文,多数教师的讲评只给出一个简单的评语和分数。
(二)传统作文教学的问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把学生仅有的一点写作热情抑制住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创造,“空话”、“大话”、“套话”连成一片,没有生活,只有被动、应付和无奈,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目的。到了职业学校,由于基础差,社会和学生对文化课的轻视,导致作文教学变成了“鸡肋”,学生不能写出自己的东西,融入不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第一,过度“指导”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教学的重点落在“作前指导”上,让学生完全按教师的思维模式写作,用教师的设想代替学生的思维。过度“指导”是老师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视野,学生成了作文的“囚犯”。
第二,单调乏味的指导方式造成“审美疲劳”。很多语文教师的指导方式太单调,每次作文、每种文体都是一套模板,写议论文甚至应用文还是以雷同的陈旧的方式指导。错误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走进一条死胡同,写出的文章往往空洞无味;长期的简单的教化,学生学不到新鲜的、活潑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文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激情。
第三, “作后讲评”成为“作前指导”的附庸。 “作后讲评”仍严格按照“作前指导”的内容来讲评,把达不到要求的作文再一次拉回到原本设定好的框架之内。这样的讲评索然无味,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得更死,对教师的依赖更大,并且越来越不会写了,甚至厌恶了写作。
二、新课程改革对“作后讲评”的重视
作后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是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效的作文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新课程改革后,中职作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作后讲评,点评形式多样化,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不用过度的“作前指导”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作文教学关注的重点。虽然传统的“作前指导”有很多弊端,但基于启发、开放、鼓励式的指导非常有必要,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思路,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新课改重视写作的基本素养,内容上从梯度、广度和深度方面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专业、就业、情感体验等方面收集材料,做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指导学生用激情驾驭写作乃是作文指导的根本。
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共同构成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没有讲评,写作的效果至少会差一半。作文讲评是最好的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讲评得好,能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再创作的热情。所以讲评要突出鼓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共同性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立意或构思新颖的文章,尤应给与肯定和表扬,以显示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文讲评要注重多项信息交流,不仅师生之间,而且同学之间要共同讨论、评议、修改,要大家讲评。
三、把握好 “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有人提出去掉“作前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写作,再进行系统的“作后讲评”。如何把握“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关系呢?
(一)根据学生写作水平选择取舍
中职学生虽然整体素质低,文化基础差,但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语文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进行“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水平低、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应该减少“作前指导”,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发挥,从生活中找人物和事件,用自己内心的情感,写出真实的作文,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找出问题进行 “作后讲评”。对于语文基础稍好又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多一点必要的“作前指导”,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二)依据文体特点确定轻重
中职作文有不同的文体。如应用文体的写作,写作前让学生了解格式、行文规则等要求,重点放在“作前指导”,指导到位,学生的写作就会符合程式化、规范化的要求,问题少了,相应的“作后讲评”就没必要多做;但在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作后讲评”上,“讲评”要重于“指导”。
(三)“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互联互补
“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是互联互补两个环节。要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有所侧重,不应一刀切。“作后讲评”不能成为“作前指导”的附庸,强调“作后指导”也不应该忽视必要的“作前指导”,无论哪个环节,都应以启发学生写作思路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和鼓励为原则,提出指导、评价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中职语文教师对“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把握也日臻明确与完善。要贯彻新课改倡导的作文教学理念,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较好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
[2]朱红范,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6年第7期
[3]牛波,当前我国中学作文讲评的弊病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