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保护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
2014-05-30崔新梅
崔新梅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37-01 有了不断进行创造的意识,才会有更多、更大、更强的创造力。
创造力人人都有,只是开发利用的程度不同,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同时,还要努力去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而幼儿这种萌芽状态的创造意识经常是不会引起人们重视,很容易在有意无意间被扼杀掉的一种意识。所以如何保护幼儿的创造意识,使其不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是个引起我们重视,必须进行深刻讨论的问题。
一、要保护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遇事好问为什么,这正是孩子创造意识的表现。因此,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成人要耐心细致的回答,哪怕是极其幼稚可笑的问题,我们也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兴趣,只有这样做才能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发现,否则幼儿就会失去创造意识,使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如家长正为工作之事一筹莫展,苦苦思索时,孩子跑来问:“爸爸,飞机怎么做,我想做一架会飞的飞机。”结果招来的是爸爸的厉声训斥:“别胡问八问的,走开,别烦我!”孩子还听话,含泪走到一边,从此不再问爸爸同样的问题。试想这位孩子的父亲如果再耐心一些,引导孩子做一架纸飞机或竹蜻蜓之类的飞行物,孩子也会因自己的创想有了结果而受到鼓励,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长期坚持帮助、支持、鼓励幼儿的所谓胡思乱想,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孩子的创造意识会越来越强烈。
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曼曾经那样批评过:“孩子们上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像个‘句号。”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像以前的老夫子们只喜欢“顺从听话”的孩子,而面对那些敢大胆质疑,用于发问,独立思考的孩子则视为:“目无尊长”“大胆妄为”“无法无天”,这样就扼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果只能是把孩子的创造意识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是现在幼教事业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发展幼儿个性的今天,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扮演好“主导”作用的角色,积极为幼儿创造环境,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二、要帮助幼儿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如果幼儿缺少自信心,就会不相信自己能力,只会维持现状,不大胆去创想,更没有勇气去尝试,不思进取,结果只能是固步自封,失去了创造意识,使创造力得不到发展。相反,如果幼儿有较强的自信心,那他就会富有创造意识,在这种意识推动下去不断的创造,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发展。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深受启发,文章中:一个幼儿教师在给孩子上第一堂课时讲到几位著名作家、画家及其代表作,然后问孩子你们想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并让每个孩子都说几句话,教师记录下来,还让一位孩子画上插图,这位教师装订好后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的第一部作品。”然后与同名作放在一起。试想,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多么激动与兴奋啊!他们在心里也许会说:“啊!我能写书了,我能行!”在这种信念支持下,使孩子们具有了较强的创造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大胆的去尝试,努力的去创造,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会在他们这里得到验证。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如:“你能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好极了”等等。要成为我们的惯用语,用于每堂课的教学中,用于每一天的吃饭、穿衣、睡觉中,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大胆去尝试,去创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三、教师和家长要努力做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
孩子在创造的过程中会经常遭受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我们成人会有很好的理解和运用,但幼儿却不能正确理解,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及时引导、支持、鼓励,孩子的创造意识会在失败的打击中消失殆尽,因此在教学实践或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做孩子的鼓励者、支持者、引导者,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让孩子富于创造意识。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實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发现奇迹,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积极地加以启发诱导。孩子们喜欢动手,我们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做手工,搭积木、玩学具、拆装玩具等,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设想,开始新的设计,创作出新的作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如:“他的设计很新颖,你还能设计出更好的吗?”“你的想法真好,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他搭的楼房真漂亮,你能搭一座不同的吗?”在幼儿实践中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做幼儿的引导者,鼓励者,支持者,才能使幼儿富于创造意识,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让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所作为,都能成功。这就要求我们__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们,把目光放长远,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与终身收益,不惜心血与汗水,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不要将幼儿的创造意识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