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生经验通感”与《背影》经典性的生成
2014-05-30陈燕华
【摘要】《背影》能够感动读者的秘诀是“人生经验通感”和浓浓的父爱抒写,它们能令读者想起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能搅动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积淀,能引发读者和作者发生“心弦的共振”現象,最终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和心灵相通。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人生经验通感;经典性;心灵相通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中国现代经典散文,在过去感动了无数读者,在未来它仍将继续感动读者。那么,其感动读者的秘诀何在呢?笔者认为,这秘诀就是作者对于“人生经验通感”的巧妙运用和对于浓郁父爱的真切抒写,尤其是前者的作用使得读者对后者的接受效果最终得以完美实现。
著名学者范伯群和曾华鹏曾一致认定,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规律性地运用了一种“秘密武器”——“人生经验通感”:“所谓‘人生经验通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加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自身的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作品的可信性。”这启示我们,如果说鲁迅是在有意识地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并征服了读者,那么朱自清《背影》的经典性得以生成的主要原因则在于他无意识地运用了这一“秘密武器”,它能使读者想起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能搅动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积淀,能引发读者和作者发生“心弦的共振”现象,最终使得作者和读者的情感熔为一炉。
《背影》回忆的是“我”回家为祖母奔丧后和父亲同行时的一段经历。当“我”要离开父亲新的落脚地南京而前往北京时,父亲为“我”送行,因为行李多,必须向脚夫行些小费。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时,“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要自己插嘴不可。这是大多数年轻人具有的一种普遍心理。当家长用有别于子女一代的沟通方式与他人交流时,子女总觉得家长有些不合时宜,说话也不得体,从而让自己丢面子,因此有时会插嘴打断他们的对话,甚至会指责他们的做法“不合理”。在文中,当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时,“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认为“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简直是白托!”这种心理在年轻人当中同样是非常普遍的,当父母事无巨细地帮子女做某类事情时,子女们却往往会感到不耐烦甚至将之视为笑柄,但可能过了很久以后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深切性。所以,朱自清后来也批评自己“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文中的这些情节可以诱导读者忆起相似的生活经历。借助于“人生经验通感”这一“导体”,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当读至此处时,读者的心弦被作者轻轻地拨动了,他们将想起自己昔日的自以为是和对待家长的错误做法,进而感到自责和后悔。
《背影》中另外一个同样能搅动读者情感波澜和心灵世界的“秘密武器”是作者所抒写的深沉的父爱。由于父亲事忙,原先说定不送“我”,而是由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父亲“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所以决定亲自送“我”去。当“我”在车里坐定下来后,父亲决定买几个橘子给“我”。他上下月台、穿过铁道、步履蹒跚的背影,让“我”潸然泪下。当父亲与“我”告别后离开时,“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时“眼泪又来了”。此时的父爱不再是隐讳的。在父母的眼中,子女似乎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总习惯给予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帮子女操办一切。读罢此,读者自然会想起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爱,特别是父亲那种无声的爱。其实,那种不外显的父爱时刻都环绕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经常忽略它们而已。
文章最后写到,分居两地的父子互通书信,当作者读到父亲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时,他再次落泪,这又可看作是运用“人生经验通感”的一例。文中的父亲年少时就出外谋生,独立持家并做了许多大事,此时年事已高且身体不适,但为了生活还是不得不在外奔波,未能安享晚年,可谓老境颓唐。作为儿子,内心深感痛楚和无奈,更接受不了父亲大去之期即将到来的“预言”。身为读者,我们在循着作家心轨运行的同时,也会忆起我们的父亲,会沉浸在思绪万千之中。我们同样无法接受年迈的父亲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更不要说接受亲人过早离世的事实了。假如那样,我们必定会伤心落泪、痛彻肺腑,深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就这样,作者再次激起了读者的联想,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闪耀着父爱之光,是无数父亲“共同的背影”,其中也包含着无数子女相似的情感。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之中,在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人生经验通感”, 它说出了读者的心声,从而实现了作者和读者的情感共鸣或曰心灵相通。可以说,作者的这种无意识“通感”和浓浓的父爱抒写,正是《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本源。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作家与读者间的最良导体——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J].名作欣赏,1986,(4):120.
(作者简介:陈燕华(1983-)广东汕头人,汕头市潮南区峡晖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