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元素视域下的城市文化创意
2014-05-30高彦
高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创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坚守自有文化个性,拓展草原思想,挖掘草原文化内蕴,以草原文化元素为亮点赋予城市文化创意,明确城市定位,创意城市情境,打造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草原文化元素文化创意城市路径
【基金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与草原文化特色城市品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ZCI3373。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11-02 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 在信息时代, 资本、自然原料、甚至土地都不再是主要财富。 “创意将是下个世纪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要推动力”。[1](p126)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家和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软实力”成为竞争的主要“筹码”,文化创意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内蒙古作为中国具有巨大潜力的内陆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草原文化元素引入文化创意内涵,挖掘自身独特潜质和文化资产,产生出一种符号、气氛与价值,凸显城市创意特色,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草原文化元素与草原气质
草原文化元素是在草原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凝聚着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彰显草原民族形象、意志、尊严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2](p32-41)草原文化元素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特质。物质文化元素包括自然资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精神文化元素包括民间音乐、舞蹈、雕刻、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将草原文化元素引入文化创意内涵,立足于内蒙古丰富的历史、民族、自然文化资源,坚守自有文化个性,规避机械模仿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套路,保护、传承、弘扬草原文化内蕴,从而凝聚成难以被模仿和占用的独特草原气质,打造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创造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文化创意与城市
文化创意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体,它所衍生的文化性、创意性、渗透性将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整合,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大融合效应。所谓创意城市,简言之 “就是人们想要去的地方”[3](137)。文化创意与城市的亲密关系日益凸显。
城市——文化创意的承载者。城市不仅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城市是石头的大书”,“城市记录人类思想、感情与成长过程的所有片段。”[4](p55)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保留人类文明发展脉络。城市本身就是文化创意的承载者。
城市——文化创意的显示屏。“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5](213)城市既是文化的生成地,也是文化创意的显示屏。
文化创意——城市的引擎动力。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创意的较量。文化凝聚着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提升的动力。每个城市都应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意,并因此成为激烈竞争的重要砝码。创意,不仅保护城市文脉,还能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的发展。
三、草原文化元素视域下的城市创意路径
l.拓展草原文化思维——创意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就是为城市寻找主题,寻找 “魂”。充分挖掘城市的内蕴资源,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突出城市的个性。
如广西桂林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打“山水”牌;哈尔滨挖掘自然文化价值,打造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内蒙古作为北方地区,天气晴朗干爽、空气清新透明,在当下到处雾霾的恶劣环境气候中, “天蓝草绿”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由表象生态草原情结可延伸为“绿色健康”意蕴,成为赋予草原文化独特气质的主题。如伊利、鄂尔多斯、小肥羊、草原兴发、河套面粉等产品,正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健康的信誉驰名国内外。在城市特色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生态系统,带动城市的发展。内蒙古虽有草原文化为背景依托,却没有明确的主题即“魂”来定位城市,致使城市主题缺失,个性模糊,印象不深。
2.挖掘草原意象内蕴——创意城市生活新概念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草原的外在形象与特有的民族、地域意义早已达成共识,但附随草原文化气质的内涵意义,却像古老的蒙古民族一样充满想象力。如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之神,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爱惜之心,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最完美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最美诉求,城市生活新概念在草原文化意象中赫然显现,并因此塑造出草原气质“神形合一”的最高附加值,赋予了现代文明意义,给城市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3.升华草原文化思想——创意城市情境
创意的特质在于将生活与工作凝聚在一起,核心要素是创意情境氛围。
(1)创意浓郁风情城市。优秀传统表演艺术构成内蒙古地区的艺术亮点,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如民间音乐类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马头琴音乐,民间舞蹈类的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和安代舞等,成为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鄂尔多斯婚礼》、《草原传奇》、《成吉思汗》等一大批优秀民族歌舞和影视艺术风情享誉海内外。再如蒙古族服饰,更是飘荡着浓厚的草原风情。帽子、袍子、坎肩、靴子等服饰,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婀娜多姿。配以珍贵的玛瑙、翡翠、珊瑚等装饰,使蒙古族服饰个性鲜明又雍容华贵。鲜明地域风情的艺术元素,构成内蒙古独特的风格,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转移,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民俗资源演绎成为城市的独特情境。但目前这些民族艺术还只存放在相对专业的领域内,尚未融入城市成为民俗情境。
大连在民俗艺术上并没有特色,却打造了一条“俄罗斯风情街”营造情境,而在南方小城,我们随处可见江南风情艺术展示区域与宣传平台。据统计,云南仅师宗县目前就有民族民间表演队伍50多支,参与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均演出2000多场次,营造出浓郁的地方城市风情。内蒙古与其相比,发挥民族特色营造民俗风情,应该毫不逊色。
(2)创意会展文化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通常可以通过文化会展,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出来,凸显民族文化成果。如内蒙古草原文化节,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但因文化会展一直由地方党委、政府或宣传文化系统有关部门主办、承办,使它的民间参与性及影响力受到了一定限制,成为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外拓而内敛的文化模式。在外界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内蒙古当地民众的体验度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应多形式多格局举办文化会展活动,增强参与度与知名度。如加大与社会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合办文化节的力度,在文化会展中,修建古代蒙古族宫廷建筑,绘制草原风情特色立体画廊,雕刻各类服饰人物塑像,展示蒙古族工藝器具和图腾信仰等。定期举办民族艺术节,增加民众的参与度,促进文化互动,自觉融入到草原文化情境中。
会展文化城市,是一个极具延伸性的概念,发挥优势,形成品牌影响力,还必须与旅游结合。内蒙古土地辽阔,文化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如举办鄂尔多斯草原摇滚音乐节、阿尔山圣水节、那达慕草原旅游节、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当地民众及游客在自然体验中获得的审美印象及参与体验,扩大影响力,增强创意城市品牌效应。
(3)创意复合型气质城市。发挥传统民族文化优势,并与现代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创意兼具民族特点与国际多维气质的复合型城市,是可行性途径之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基礎上,与现代艺术思想及技术手段相结合创意而成。必须承认,目前内蒙古文化城市建设中,国际性与民族性兼容的建设性意识还相当薄弱,要把文化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即要及时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又要充分利用草原文化元素的影响力,开拓国际性视野,吸纳现代化因素,凸显草原城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复合气质,提升城市竞争力。
如以民族工艺品优势,吸纳现代时尚艺术工艺,打造具有现代气质的民族文化特色工艺品。如刀具、酒具、金银器、皮画、服装饰品、骨角制品等,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兼具现代工艺辅助,必定会锦上添花。再如城市建设,具有民族特色草原文化元素气质的建筑还非常少,除了在一些特定的旅游区或偏远乡镇偶有一见,几乎没有。还应拓展建筑视野,兼具民族与时代感多元气质,挖掘草原文化元素,创意城市建筑风格,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刻等多种草原元素融入城市建筑,在建筑色彩、外观、风格上将草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以现代审美观为倡导,以现代建筑风格和材料为基调,即体现草原文化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建筑审美时尚感,凸显草原文化和谐优雅的城市建筑风格。通过历史与未来、经典与流行的交叉融汇,为城市增添历史与现实的价值。如美国的圣达菲获全球创意城市 “民间艺术之都”称号,传统民间手工艺泥坯、门窗等民俗元素将整个城市装饰成一个艺术品, “圣达菲风格”成为全球公认的艺术和工艺标准,内蒙古也完全可以利用民俗特点打造“蒙古与现代”的复合型气质风格,创意城市情境。
当然,如何挖掘草原文化元素内蕴价值,融入到内蒙古城市创意建设之中,尚处于萌芽阶段,区域范围内的成熟参考模式很少,创意城市的发展前景具有更大的空间性和更高的风险性。因此,对草原文化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研究、开发、利用和创造,充分发挥地区资源草原文化元素的独一性,以文化创意为画笔,赋予城市新思维,打造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内蒙古城市核心竞争力,依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澳]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乌兰察夫.草原文化元素的价值认知与开发利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1,6.
[3]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
[4]张在元.城市发展的软道理[J].城市建筑.2003,9.
[5][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高彦(1969-),女,汉族, 内蒙古鄂尔多斯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外文学、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