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促教 激活课堂

2014-05-30谢慧梅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7期

谢慧梅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妙的提问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问;相机指点;关注生成

如何做到精设巧问,以问促教,活跃课堂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因材施问 面向全体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是少数尖子生的秀场,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好回答的准备。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样,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既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问题,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譬如,笔者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最想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受?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事例解说这个词。”如此一问,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对答案的提炼当中。既能避免进入无力度、无重点的浅层次互动的误区,又能面向全体学生,与此同时,还能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别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基础薄弱或中等的学生容易从课文的事例中提取出“恐怖”“可怕”“噩梦”等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从“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细节中提炼出“讽刺”“希望”“坚韧”等词汇。尽管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回答的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但是,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将他们内化的感知通过外铄的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而这种外铄的表述正是锻炼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极好时机,因此,面对全体学生时做到因材施问尤为重要。

不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因教师高难度的提问而对语文课堂望而却步,教师更不能因此而把他们在语文课堂中边缘化。当然,那种浅层次互动的问题,课堂看似热闹一片,实则空洞无物,甚至扼杀了相当一批具有探究、钻研精神学生的潜力,危害亦极大。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面向全体,也要体现层次性。只有这样的因材施问,才能在通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不愤不启 相机指点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贵在相机诱导。这与几千年前孔子所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不能”,当一个学生处于“愤悱”之时,是最容易激发他思维的好时机,此时的指点最为有效。因此,对于提问,学生还不能回答之时,教师不可急于将答案抛给学生,只有当他们处于“愤悱”的矛盾心理状态时,教师再相机指点。

譬如,笔者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当讲到“舍相如广成传舍”一句的翻译时,学生对句中两个“舍”的翻译犯疑,思索许久,未能答出。此时教师提示:“必修二学过的《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的‘舍做何解释?”大部分学生能回想起“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筑舍定居”。教师再问:“大家再试着翻译这个句子。”学生:“蔺相如筑舍定居在广成屋舍里。”教师追问:“蔺相如当时是什么身份?”学生答:“使者。”教师问:“既然他作为一名使者,那么秦国为何要让他在秦国筑舍定居呢?”此时,学生已恍然大悟,明白第一个“舍”虽然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但是不能生搬硬套以往学过的知识,而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最为准确的词语进行翻译。故学生明确该字应翻译为“安置住宿”。此时,教师再次发问:“大家从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的标准评价一下刚才那位同学对第二个‘舍的翻译。”经此一提,学生加以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虽然第二个“舍”没有活用,但是翻译为“屋舍”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作为强国的秦国,招待别国使者,应是安排他住宾馆或招待所之类的地方,而不能简单翻译为“屋舍”。此时,教师对学生加以肯定并总结:“通过刚才的共同学习,我们知道词义的辨析离不开具體的语言环

境,翻译时不能死记法则,而应灵活变通。”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更应在学生久经思考却“求而未通”“言而不能”时相机指点,适时点拨,切忌问完即答。

三、关注生成 拓展思维

毋庸置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生成问题。正如布鲁姆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紧抓有价值的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探讨,真正地做到让学生从最初的没有疑问的阅读,到质疑阶段,再到恍然大悟的无疑境界。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的多边对话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不用先入为主的肯定式或否定式的提问方式,设计问题时需考虑到这样的提问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笔者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佚之狐这个人的?”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正是因为他的极力推荐,烛之武才拥有得以施展才华、救国救民的机会,郑国才得以保全,不至覆灭。并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句话为例证明佚之狐是伯乐的观点。学生能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固然是好,若全班学生都是同一个声音,那么这与“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这一要求就有一定的距离了。不多时,一位男生提出了疑问:“既然佚之狐断定只要烛之武一出马秦军必定撤退,郑国必定无忧,可见他是多么的了解烛之武这位隐藏在民间的能人,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向郑伯举荐?而非得等到生死存亡的时候呢?”如此一问,学生若有所思。对于这一生成的问题,笔者让学生加以思考、讨论。他们也从最初对佚之狐的一片赞美之声中慢慢地脱离出来,更加辩证客观地审视这个人物——他真的尽到了举贤荐能的职责了吗?此时此刻,教师再让学生品读烛之武的牢骚之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就更能理解烛之武这番话语饱含的无限辛酸!学生通过对佚之狐这个配角的评价,更深刻地感受烛之武这位主角的人格魅力,既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又锻炼了学生对话文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课堂提问认知求知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质疑,重视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做到在提问中生成,在生成中拓展,在拓展中真正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

要。我们教师唯有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方能以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