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双语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5-30能苟各铁
能苟各铁
【摘要】凉山彝族彝汉双语教育从50年代初发展至今,经历了拼音彝文(新彝文)与汉语文的双语教育、汉语文单语教育、以及规范彝文(老彝文的改造体)与汉语文的双语教育这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第三个阶段双语教育理论的提出与实施过程中,把规范彝文(老彝文的改造体)引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作为一门课程(二类模式学校),而且还在部分学校作为学校各种教育学用语(一类模式学校)。双语教育对凉山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成效显著。但由于种种原因,凉山双语教育发展缓慢,规模受限,尤其是一类模式教学规模呈现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双语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创造了多元一体化的中华文化。彝汉双语是中国多元一体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双语现象主要体现为:汉语+彝语。彝汉双语教学在凉山地区开展数十年来,为彝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但彝汉双语教学模式进入学校后,与全国兄弟少数民族双语成效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发展路上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彝汉双语工作起步晚
凉山彝族聚居区在20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单纯彝族语言社会,彝文字尽管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但使用人口极少,只限于3%的少数“毕摩”等一类人使用。明清以来,四川彝区的文字大约在8000至10000个,但普及面窄,文盲率达97%。
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语文问题,会议规定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文教学。有独立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自择,采用汉族语言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学,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汉文课的问题,会议一致同意各少数民族的各级学校按当地少数民族的需要和自愿设汉文课。
显然,“中小学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言教学”这条政策实施时,由于彝文还不规范统一通用,失去了彝文进入学校课堂的重要机会。
1956年四川地区放弃原有彝文,重新创造了一套拉丁字母的“新彝文”。这套文字由于种种原因,于1958年停止使用。直到1974年,通过对原有彝文进行规范后,科学地制定出了今天这一套表音的音节文字,同时制定了配套的使用规则、附加材料、拼音,构成一套完整的文字使用方案?——彝文规范方案,并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1984年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小学教学班正式在凉山彝族地区招生,正规的双语教学模式进入凉山彝区教育教学之中。
四川凉山彝汉双语教育改革实验工程,从1951年算起,断断续续持续了半个世纪。从1984年一类模式小学班招生算起,新的双语教育实验又持续了30年。文字不规范、普及率低、民语工作时而间断是双语教育起步慢的一大因素。
二、家长和社会各阶层对双语教学持怀疑和担忧的5种反对观点
1.除了当“毕摩”学彝文无用,因为彝语大家都懂。
2.实际生活中基本不用彝文,例如打收条,寄信等通用文是汉文。
3.彝、汉双语同时学习影響孩子的成绩,拼音时而混淆,用同等的时间去学一门课和学两门课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领导干部子女都不学彝文,说明彝文是无前途的。
5.学汉语是为了融入以汉语为主的主流社会,找份工作。双语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竟争处于劣势,找工作又不考彝文,实属浪费。
持以上观点者大多为普通彝族民众,但也有掌权握势的精英阶层人士。这种反对观点长期在自己的关系圈中宣传和评论,让多数人对双语教育有种排斥心理,造成双语学生难招。
三、缺乏双语型师资人才
彝汉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目前还存在量少质弱的问题,特别是一类模式的理科教师较缺,表现在:
1.量少。许多学校没有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专业教师,紧缺理、化、生专业教师。
2.质弱。一是民语文专业教师改任政、史、地学科教学,或是理科教师改任文科教学。学业合格但专业不合格。二是拔高使用,选调小学教师到初中任教,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
3.队伍不稳定。一是优秀双语教师跳槽改行,造成流失严重。特别是乡村双语教师流失极其严重。一模学校大多地处边远山区,交通和信息闭塞等导致许多教师调往城区或者城区附近,流失双语教师严重的一模学校出现了双语第三种教学模式:挂一模牌子,发一、二模两套教学用书,实际用二模课程进行教学。二是双语教师待遇差,双语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双语工作者改任其他学科,就连刚分配的双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以不识彝文为借口选择非自己专业的学科任教。
以上情况是双语教育教学中都普通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双语教师队伍的素质需要提高,而且双语教师的待遇也需要提高。
四、双语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接受双语教育的人才就业困难,特别是彝汉双语一类模式的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凉山地区,由于工厂、企业较少,学生就业主要靠公务员、教师考试等方式,但部分用人单位在岗位考试中,只考汉语,没有把彝语列入考试范围,使彝汉双语毕业的学生没有能力和学汉语毕业的学生竞争,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从2005年开始高考接轨,但仍沿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招生政策,考生除了为“民考民”外,只要上了普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同样可以进入普通院校深造。表面上看,高中升学全面接轨,双语高中生可读任何学校,但是,由于一、二类模式学生汉语基础相对偏差,双语高中生无法通过“统一划线”路子升入普通高校。彝汉双语教学毕业生很大部分进入大学民族语言文化专业学习,这些学生毕业后,由于政府对学习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就业保障不够,使得学习民族语言的学生在招考就业岗位时,大部分地区对学习民族语言的学生与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进行同等考试,使得学习民族语言文学的学生感到吃了大亏。在彝族群众中有“学习彝文当不了干部”等说法。由于就业难度大,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有下降趋势.
90年代,凉山州双语教学一类模式小学共计47所。2009年12月州教科所统计,一类模式小学34所(校点),2009年比90年代减少13所小学,就是一个例证。
五、对策
凉山双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教材体系的不完善、现代教育资源的缺乏、双语教研经费短缺、对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教育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滞后等。虽然困难种种,但除了历史不可挽回外,其余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1、大力宣传彝汉双语的必要性,让彝族民众认识到凉山彝族地区实施的彝汉双语教育是即能继承彝族几千年积累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同时又通过族际语——汉语的学习能融入现代的主流社会,使彝族及其成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双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双语”教育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各级各类民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双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在确保原有学校不减少的情况下,扩大一类模式办学规模,使双语教育更大限度的服务于边远彝族地区,让更多彝族孩子在双语教育中受益。
3、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实施“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落实教师编制规定,創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及时补充“双语”教师,尤其是一模理科教师;要求在民族院校中设置与民汉双语相应的专业,使双语高中毕业生能够到适合自己的优势专业去深造,保证双语教师队伍后继有人。
4、政府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一项内容,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誉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减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相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时的就业政策倾斜。
5、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普通高校统一的要求,针对一类模式学校教学及师资的具体情况,加强管理,树立质量为主的教育理念,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培养彝、汉兼通,整体素质不差于普通学校学生或差距不大的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马锦卫《彝藏地区民汉双语应用研究》 民族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G]
[2]腾星《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3]《民族教育》2000年第一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