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型教学法在高校马铃薯栽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柳益雄
柳益雄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进程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生产物,人们在生活中队马铃薯所产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本文将主要探讨引导型教学法在高校马铃薯栽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引导型教学法;马铃薯;栽培
借助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方法设计:(1)采取“头脑风暴”教学法:把学生分成3-5人为一组,让学生思考马铃薯栽培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设计各小组的栽培方案。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点评,对小组拟定的方案进行修改。(2)案例教学法:把近年我区马铃薯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中的各类案例编写成册在课堂上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提出综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3)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由教师设定试验项目,并按教师的事先要求,要求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学生可借助查阅资料、教材和参考书等,写出设计方案,最后由教师修订。
1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起源和类型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在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
和实践,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确定并进行全面应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开创了一个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新天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理念。主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原来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理解记忆,即脑、心、手并用,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性、创新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马铃薯栽培实验教学的内容
2.1选择适当的时期以及适当的温度进行播种
马铃薯种子在生长时对水分以及温度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马铃薯种子在4摄氏度以上根茎就可以发芽了,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低于0摄氏度的,因为太低的温度会让种子停比生长。一般能让马铃薯快速生长的土壤的温度在16,17,18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也会让其茎部停比生长。茎部在形成期时需水量最大的一个时期,所以土壤的含水量一定要有一个很大的保证。
2.2合理灌溉、防治虫害
马铃薯苗刚出来的一段时间需要的水分不多,只要不是干旱区域就不用刻意地去浇水。一旦到了开花期的时候,由于温度不断的升高,茎部的快速生长,这使得蓄水量是比较大的。当茎部生长慢慢变小的时候,这段时期就不再需要过的水分和营养了。一般在收获前的前一周也不要再对马铃薯进行灌溉了,以免影响它的收成马铃薯在生长期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虫害的威胁,如不及时的进行防治就会严重影响到经不得生长,所以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进行一定的虫预测并且对其采取一些有效地预防措施
2.3对玉米田进行管理
一般在马铃薯苗出土之前也就是播种后的一个月,栽培者们就可以先把土地轻轻地铲一遍以此来保证土层的疏松,提高地面温度和减少水分的蒸发。在马铃薯苗出土之后,应该及时的对马铃薯苗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又缺苗或者珑管的现象,都要及时的进行补种或者补苗,降低土壤的荒废率,从而提高同一块土地马铃薯的高产率另外,马铃薯种植Ix:域里的杂草也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如果仍有它生长的话,杂草将严重影响马铃薯本身的生长,让玉马铃薯根部吸收不到足够用的养分和水分,从而不能健康的生长下去。在处理这些杂草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喷雾式的施药方式进行的,这样不仅能提高除草的效率,而且对马铃薯生长时的伤害也是最小的。
3引导型教学法在高校马铃薯栽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训教学组织实施按马铃薯生长季节性的特点,把实践教学设计的模块分阶段进行实施,把实践教学的上课时间与马铃薯生长所处各发育阶段结合起来,有时采用调课方式来调整,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完成,尽量做到实践教学三结合:(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实践中去认识。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再从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中去找答案,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深刻,知识掌握更牢固。(2)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学生掌握生产技术,确保简单的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3)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
3.1马铃薯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以我院2亩试验地为实训基地,进行马铃薯常规栽培与聚垄地膜覆盖栽培作对比试验,以马铃薯田间常规管理与摘蕾技术和施用多效唑技术作对比试验(品种选用米拉)。先把学生设计方案时划分的小组与试验对应组合,由学生自行设计栽培方案,并按生产试验的标准进行播种,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田间管理,关键技能考核可在田间现场进行,最后根据产量结果、试验要求写出试验报告。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采用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方式,学生还掌握了简单的生产示范试验知识和技能、
3.2马铃薯脱毒技术、鉴于我院不具备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实训条件,借助相邻的农科所马铃薯脱毒中心来完成,采用调课的方式,把学生事先分成3-5人为一组,参与消毒、培养基配置和接种等过程操作,采用边操作边进行技能考核的办法进行考核评分、
3.3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借助农科所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试管苗移栽、扦插、施肥、苗床管理及收获等过程,让学生了解脱毒种薯的生产现状和效率、
3.4马铃薯产业化基地调查、让学生到马铃薯产业基地调查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写出考察实习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写出的实习报告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分,选出3-5份调查报告在学生中评讲,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
结论
从目前广大农村缺乏农技推广人员的现状出发,围绕培养学生掌握生产技术、掌握生产试验的技能和技巧,适应广大农村缺乏农技人员的现状,体现了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丽,司怀军,张俊莲.植物基因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04:64-67.
[2]刘海英,陈建保,皇普俊峰,等.马铃薯组织培养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97-198.
[3]李文阳,时侠清,张子学,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种子生产学》课程标准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163-4164.
[4]李俊,何丽,向红.以马铃薯为植物生理综合实验材料的尝试[J].实验室科学,2013,02:16-18.
[5]宋碧.作物栽培學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