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情结”的前世今生
2014-05-30
凤凰资讯报 2014年8期
在一个社交场合,听得一友人介绍经验:“如今我只找朋友做生意。碰上圈子外的,好不容易订下合同,可是到头来钱啦物啦都可能有去无回。”另一友人对此给予专业性评价:“还是‘熟人社会的延续,挺传统。”
想想也是,传统社会才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近70年前写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在中国的乡村全是彼此看着长大,乡里乡亲的交往,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涟漪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不过,打下血缘宗族出身印记的“圈子情结”会横向位移,从乡村走向各行各业各阶层。官员出自社会,社会影响官员,昔时官场不就处处可见这一圈那一圈?
一入“小圈子”,最须讲究“义气”。义气的优点是注重情谊,缺点是只重情谊。见圈内事,必帮,哪怕是坏事;见圈外事,懒理,哪怕很正当。亲不亲,圈上分。
“圈子情结”还会发生纵向位移。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处对象也找老乡介绍……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只顾拉拉扯扯,加上飞短流长,则不可。
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乐此不疲。某地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本单位领导层存在“小圈子”,岂不令人揪心!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被誉为“管理学界的现代化组织天才”的斯隆,他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他说:“董事会给我很高的薪水,不是让我来交朋友的。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極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此即是“等距离交往”,可取。
如此,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将愈来愈无立足之地。摘自《党员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