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2014-05-30虞鉴

中国集体经济·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雪中送炭贫困地区精准

虞鉴

《宋史·太宗纪》记载,淳化四年二月,“雨雪大寒”,宋太宗在深宮之中,身着皮衣仍觉阵阵寒意。便想:这样天寒地冻的日子,那些贫苦人家,不知在风雪中如何过活。于是,“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让他们有米做饭,有炭取暖。这事立刻轰动京城,并被载入史册。据说,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来。

大雪封门之际,给穷苦人家周济不多的钱,送一些米粮炭火,算不得什么大事,却被史家隆重记载,令人感慨:其一,天冷,自己冷,然后想到别人冷,这种“推己及人”的恻隐,本就难得,而一国之君,能如此体恤孤苦,更难能可贵。其二,千钱、米炭,价值不高,但在“雪中”的冰冷之时,贫苦人家最困难的时刻,最能让人感到温暖宝贵。其三,雪中送炭这种善事,难度系数不高,对国君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一部二十四史,居然仅此一例。原因或许在于,“以其善小而不为”。套用孟子的话说,这并非“挟泰山以超北海”,而是“为长者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愿做。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做的是“锦上添花”之类的事情。

某种意义上讲,人需求的基本物质不外乎雪中的“炭”和锦上的“花”了。在下雪天给人送炭送暖,在下雨之时送伞遮雨等,是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在锦面上绣花,是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雪中所送炭米,能让人不至挨饿受冻,维持生存的基本所需。锦上所添之花,则能让人生活更加舒适圆满,能让人感觉更加风光体面。表面看,“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都给人以帮助之义,算得上有益无害的一种善事之举。对其优劣的评价,关键要看当时的境地,看人们对他人帮助之所需、看他人得到帮助之满足、看帮助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境界。

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往往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或许与人们的境界有关。添花,付出的成本较低,但收益往往大于付出;送炭,收益则不如添花所带来的效益大、影响广。若从个体的一般特性来审视添花者众、送炭者寡的现象,完全无可厚非,是人之本能所驱使。如果从个人上升到社会,进而达到政府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仍然是添花者多、送炭者少,则不能不是问题了。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持有者,他的所有权、支配权应该体现出公正、公平,体现出公共利益、公共物品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均等受益。如果对已获得利益者送去更多的好处,显然是对其他没有获益者或获益较少者的不公正、不公平。

现如今涉及民生的扶贫开发,已不再只是简单地解决温饱的“雪中送炭”,而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增强弱势群体“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提高“送炭”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避免“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智返贫”,彻底阻断贫困代代相传的诟病,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信息化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问题。将社会公共资源投向能够促进“稳得住、能致富”的重点关键部位,是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最有效、最长久的“雪中送炭”的应有之义。

要达到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前提就要精准扶贫。如若在“谁是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何在”、“针对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又如何”最基本的问题上仍还存在着盲区、盲点,漫天洒豆子、大水漫灌搞扶贫,就很难说清是在给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弱势困难群体是在“送炭”,还是假借“送炭”之名,行自己“添花”之事。

扶贫资金无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项目上的资金投入。把分散在政府多个部门几十种项目资金整合在一起,按照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原则,集中财力、物力把钱用在刀刃上,一个个地整村帮扶推进、一个个地整村消灭贫困,坚持不懈地由点及面、逐步延伸地抓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一定会编织出一幅“锦上添花”的扶贫攻坚成果的巨幅画卷。

猜你喜欢

雪中送炭贫困地区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雪中送炭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雪中送炭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