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产品化的蜕变
2014-05-29郭涛
郭涛
首都在线COO赵永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都在线没有自建数据中心,不过他们的云平台已经实现了模块化。在云计算时代,无论是IT系统,还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模块化、标准化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记者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刚推出模块化UPS时,业内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甚至视模块化UPS为“异类”。但十多年过去了,模块化UPS已经成了许多数据中心默认的一种选择。从非标准化到标准化,从各自为政到模块化的高度集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十年中,以APC英飞集成解决方案为代表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在用户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英飞集成解决方案也成了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标杆和风向标。标准化、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设计和部署思路已为广大中国用户所接纳。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金东认为,快速的部署、灵活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一直是用户在设计和部署数据中心时的核心需求。在云计算、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上述需求更加突出,而标准化、模块化的架构依然是数据中心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到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始终在引领数据中心的创新与探索。
一样不一样
作为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一个典型代表,集装箱数据中心在前两年异军突起。一个能够放在卡车上穿梭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只是想想就感觉到非常酷。集装箱数据中心以其模块化、快速部署、灵活移动等特性赢得了某些行业客户的青睐,比如互联网、石化行业和一些大型的园区等。这些行业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共同的需求,比如要求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更短,或是由于业务的需要,要求数据中心具有可移动性,可在野外或空旷的场地上快速部署等。
那么,集装箱数据中心与现在被提及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之间又有何异同呢?“一样,一模一样。”多年从事数据中心研究的吕先生重复说,“无论是集装箱数据中心,还是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都要求先了解用户的需求,接着在工厂对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进行预集成,然后在客户现场快速部署。”
“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一样的,只不过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在一个标准化的集装箱外壳内部署了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并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定制。”曾经专门从事集装箱数据中心业务、现在自己创业的黄新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基本特征相同,都强调快速部署、可移动性等。有些集装箱数据中心就直接采用了标准的货运集装箱,显得比较简陋,而且受到货运集装箱自身条件的限制,数据中心的维护便利性受到影响。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对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重新包装,是一个更‘高大上的概念,针对不同应用环境可提供不同型号的解决方案。”
在记者采访到的一些用户和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认为,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没有区别,还有一些用户知道并考察过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对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知之甚少。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与集装箱数据中心究竟有没有差别呢?金东分析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范畴比集装箱数据中心更宽广。通常来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指的是所有预先在工厂环境集成并检验,且可快速在现场部署的模块化的数据中心。施耐德电气提供不同类型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方案,其中包括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和其他形式的解决方案,比如撬装式等。传统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定义仅仅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描述的,而没有真正体现出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的核心价值和理念。”
如果说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引领了过去十年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发展,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将是数据中心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引领下一个十年的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英飞集成解决方案所代表的IT空间模块化解决方案依然是当前数据中心市场的主流解决方案,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则是在英飞集成解决方案成功架构上的自然延伸。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实现了整个IT空间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则在英飞集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IT空间与基建空间的整体标准化与模块化。
一直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北京博悦能集团目前就代理销售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虽好,但其空间是受限制的,运维空间更显局促。”北京博悦能集团董事长程小丹向记者表示,“我们并不看好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前景,但是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市场估计会增长比较快。我们还有一类属于拼装机房的解决方案,许多传统客户对此种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机会不错。”
数据中心工程产品化
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用户对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需要更加快速和简化的方案和架构。传统的数据中心构建方式不仅周期长、扩展性差,而且数据中心设备的兼容性等问题突出。施耐德电气的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从1~2年缩短到6~8个月,并可实现IT空间的模块化,整个IT空间的设备兼容性也得到了大大增强。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可以将数据中心的交付周期进一步缩短至3个月,并可实现IT空间和基建空间的整体模块化。
金东将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特色概括为更简化、更快速和更高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最核心的理念是帮助用户实现了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的“产品化”。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就像我们自己去中关村购买零部件攒一台PC,而预制化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就好比是一台一体机,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插上电就可以轻松使用。
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全面的数据中心,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小,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高效,而且具备了传统数据中心所有的功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不等同于更好的PUE或更高的能源效率,企业若要获得这些特性,还需要大量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建设经验、专利技术和实施能力。正因为施耐德电气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施耐德电气提供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极低的PUE和很高的能效。当然,这与用户的部署环境、用户选择的具体方案有很大关系。endprint
记者曾经听到过一些使用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用户抱怨,由于集装箱内部的空间有限,技术人员在维护设备时,转身都比较困难。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呢?其实,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并不是简单地将设备堆砌在箱体内。依靠多年的数据中心建设经验与研发优化能力,施耐德电气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利用与人员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这是很多集装箱数据中心方案所不能比拟的。
黄新刚向记者表示,用户必须在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施耐德电气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可以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从传统的1~2年缩短到3个月,至少可以节省13%的客户初期投资(主要是从设计和安装部分节省出来的),如果再考虑到省去了建设大楼等带来的额外投资,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成本会更低。不过,记者采访到的一些用户也表示,他们还是会投资建设一个机房,IT系统肯定会置于室内,而UPS、制冷系统等模块可以考虑放到室外。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同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从交付速度、实施经验与整体质量等方面衡量,良莠不齐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因此,用户在选择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时必须擦亮眼睛。一个真正可以为用户带来价值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提供商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丰富的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完整而全面的产品线、强大的研发实力与积淀、本地技术支持能力。施耐德电气在这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施耐德电气此前收购了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军者AST Modular。AST具有14年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球拥有450个成功案例,这将进一步巩固施耐德电气在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的领先优势。
变革需要时间
施耐德电气认为,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不仅仅适合大型企业,而且也适合中小企业。对于可移动性、部署速度要求高,或者企业自身场地条件不具备的用户,都可以选择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例如,施耐德电气就为石油和科考行业的用户提供了车载或船载的移动数据中心,为制造企业提供了独立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还为IT企业提供了可快速部署的预制化数据中心等。
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对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方式的变革。那么,用户接受这种变化会不会有一定难度?施耐德电气认为这并不难。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发展的思路是帮助用户更加简化数据中心从设计到部署、运营的全流程。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使得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部署过程得到了极大简化,将用户从耗费大量精力的传统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加专注自己的业务,这样的转变正是用户迫切需要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将费时费力的数据中心工程变成了一个简单、集成的产品。
在欧美等地,预置化模块数据中心已经是一个用户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仅从过去几年集装箱数据中心在中国的推广情况看,还是有些水土不服。以美国为例,它具有信息化程度高、地广人稀、人力成本高昂等特点,且模块化数据中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这些都使得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理念更易推广。目前,中国用户对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认识还不深,而且中国在土地与成本结构上也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别,这些都使得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过,施耐德电气依然看好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凭借可移动性、简单灵活的架构、部署迅速等优势,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有可能在石油石化、电信、IT和政府行业率先取得突破。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工程师胡杰表示,他们也曾经了解过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最终并没有采用,原因有很多,比如能满足应用要求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不多;从思想观念上很难接受相对“简陋”地置于空旷场地上的集装箱解决方案;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维护并不便利,尤其是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很难保证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的洁净度、温湿度等,布线也不好处理。“数据中心最关键的还是保证其持续运行。因此我们对数据中心的可维护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尽量避免运营风险。”胡杰表示。
目前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只能满足UPTIME的T2和T3标准,而中国许多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都在追求T4标准,这会不会成为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一处硬伤?金东解释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作为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其本身并不局限于T2、T3标准。传统数据中心可以满足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中也都可以实现。我们的基础设计目前面向T2与T3标准架构是基于当前大多数用户的选择。针对T4标准架构或其他特殊需求,我们还可以提供其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从更长远的发展看,数据中心的极简化和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所谓极简化就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包括供配电、制冷系统等还要进一步简化,IT基础设施与机房基础设施会进一步融合,而机房建筑物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度会进一步降低,未来机房的墙壁可能只要满足承重这一条件即可。从管理上讲,数据中心未来的管理可以像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实现高度的智能化。
记者在撰写本文时了解到一条最新信息,由天云数据中心科技承接和实施的深圳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已正式启动,它为当地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搭建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平台。目前在中国,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成功案例比较少,此种解决方案的特点与优势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但是不可否认,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火种已经开始在中国散播,这种新型的数据中心构建方式将接受行业用户的进一步考察和验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