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考作文误区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2014-05-29王华斌
王华斌
【误区成因】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也就是说,文章要有作者自己独到的感悟“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表达,做到个性鲜明,与众不同。正因为如此,不少地方的作文评分标准都把是否“有个性”作为发展等级得分的重要依据。但在考场上,许多考生或是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或是因为素材积累的贫乏,或是由于语言表达的平淡,再加上考试时间有限,以致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样的文章自然难获高分。
【误区警示】
一、思维趋同,立意老套
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是否深刻,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但不少同学或是出于惰性,不愿意深入思考;或是由于惯性,不自觉地踏上老路;或是追求“保险”,没勇气进行创新,从而导致文章平淡无奇,缺乏个性。如2013年安徽中考作文题为“那段________的日子”,要求考生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中选取一个词语来补写作文。绝大多数考生都选了“温暖”或“自由”这种带有积极情绪词语,然后泛泛而谈;但也有极少数考生选择“孤单”或“烦心”这看似悲观低沉的词语,深入挖掘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在孤单或烦心的时候,可以磨炼意志,学会坚强,这样的日子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两相对照,不难发现:前者平庸老套,后者新颖深刻。
二、题材陈旧,事例滥俗
一说到好人好事,就是雷锋、孔繁森、焦裕禄;一提到子女教育,就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一写到爱国,定然少不了屈原、文天祥、林则徐;一谈起勤奋、坚持、机遇之类的话题,就离不开张海迪、华罗庚、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这些故纸堆里的例子,你用我用大家用,昨天用今天还在用,毫无新意可言,又怎能体现个性?如2013年桂林中考作文题为“再见了母校”,有考生着重叙述自己在母校读书期间,有一次生病了,老师背“我”上医院,为“我”垫钱挂号、买药,然后送“我”回家,安慰“我”安心养病,后来又到家给“我”补课……这件事虽然不能说一定就是假的,但实在太滥俗太陈旧,很难引人注目。
三、语言老套,词汇贫乏
不少同学由于阅读面窄,再加上平时不重视积累,以致语言材料“库存”极其匮乏,作文时无话可写,无词可用。即使搜肠刮肚勉强写出来,也往往苍白单调,枯燥乏味。如有一篇中考作文,不到600字的篇幅中竟用了近20个“十分”:“今天天气十分好”“妈妈对我十分好”“我真是十分幸福”等等。全文找不到一处生动的描写,传神的细节,贴切的成语、俗语或其他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些同学受思维定势及惰性的束缚,总喜欢运用陈词滥调:一刻画人物,就是“一张红红的苹果脸,两只乌黑的眼睛”;一提到时间,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惊奇,就“嘴巴张成了O型”;一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些老生常谈的语句,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