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棋哲思录(4)

2014-05-29张锋

棋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棋局棋盘棋手

张锋

局里天地藏春秋,棋中乾坤蕴万象。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愚以为,这就是中国象棋之最高境界。放眼古今棋坛大匠宗师无一不将道法自然、天象轮转、五行相称、阴阳平衡之诸多华夏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棋局之中。

琴棋书画不分家,一盘象棋名局和一副精品画作其实没有什么分别,二者皆仰观天象、俯察万类。它们绝非孤立存在,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回声,生命的真理,其生命气息与大宇宙息息相通。

一名杰出棋手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理解,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寂寥空静式“超然脱俗”之意境,方能挥洒自若,在高山流水般的意境里,弈出流传千古之佳局。具体来说,就是采取出子的速度、态势的优美、空间的开拓、点线的交错,以及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将老庄、禅宗、周易、命理学说融入其中,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于静寂观照中,求返于内心深处的心灵节奏,并和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相辅相成。这种“清”、“静”、“空”、“逸”的精神表达,创造出一幅幅意境幽深、脱去凡尘的胸中丘壑。

经典名局最要紧的是其思想、精神和内涵。一位名人说过:“真实性使人信服,艺术性令人感动。”棋手只有将传统文化之意态、品质、境界了然于胸,才能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神奇变幻中,去一一诠释阴阳平衡、五行相克、风水命理与人之生命、自然交融与延续的旋律,使观者从中领悟到心境与物境的完美统一。

上苍哪怕赋予我们百年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匆匆一瞬。人生际遇的升迁沉浮,失意与得志;人前人后的思考和感受,有时欢畅淋漓,有时毛骨悚然,有时不得不在人前逢场作戏;恍惚间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告别了繁花似锦之春,日渐走向了草木凋零的衰老之秋。人世啊,真如云流沙涌、浪起帆转一般。看来,无论胜者还是败者,无论是贫者还是富者,无论是褒是贬,也不分你我和他人,皆在此间呀。人生本就是盘棋,作为我们本身来说,既是观弈者,也是举弈人,更是棋盘中任人摆布的一颗棋子而已。

有一种诗的写法叫“逆挽法”,虽然起得平平,却把惊人之句放在后面,没有相当的诗文功底是作不出来的。它类似于象棋中的飞相局、起马局,乍一看平淡无奇,无甚玄机,但随着棋局的展开,棋手的内力绵绵不绝地施展开来,一呼一吸间已夺人性命,棋局戛然而止。不明就里者彼时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项上人头已被他人轻轻提走。

象棋带给我们的心灵愉悦和精神享受是不言而喻的,但到了一定深度之后,却倏然间蜕变成令人怨念丛生的“苦学”。大概是因为抽象而不易理解,因为严谨而不容差错,因为严密的逻辑性,所以要遵循无数的公理、定理和规则,无休止的探索、演练和实战仍然迷雾般摸不着头绪而令人沮丧。不过,这恰恰又是象棋的魅力所在。“象棋是大脑智慧的体操”,它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这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国人而言,实在是非常宝贵、非常缺少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民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缺乏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棋盘上的技能林林总总、难以穷尽,无数的棋手几乎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了,但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再也举步不前了。棋盘外的知识看似无用,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学科,对很多棋手来说是“无用之学”,既看不到直接的功能,也无法收获直接的效用,但它们却是棋手素质乃至棋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旦深陷于实用主义的泥潭,就会拘固于纯技能的追求而不能自拔,忽视对象棋真谛的探索求证,忽视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开拓,就难以在知识、境界和精神上获得无限发展的空间。

对职业棋手来说,没有比连续失利败北更痛苦的事情了。心理学家认为,无助心理是学习得来的,也称习得性心理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人,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职业棋手应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因,掌握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矫正对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学会客观理性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正确原因,就会主动地从无助中走出来,获得新生。

一名顶尖棋手可能会经历从辉煌的顶峰瞬间跌入低谷、迷失自我的尴尬,但用不了多久,一个气场更为强大和稳定的他,竟然不可思议地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时间让沸腾趋于平静,让新鲜变为习惯,只有真正的强者——棋盘上的巨人,才永远不甘臣服于平淡,就像一名跳高运动员,他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着更高的目标,伴随着他一次次飞越梦想,棋艺境界也腾空而起、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标记线。

无尘

猜你喜欢

棋局棋盘棋手
有趣的连连棋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旁观者
为业余棋手诊脉
棋盘人生
棋盘里的天文数字
棋盘疑案
棋盘游乐园
小皮克大冒险之二 棋局迷踪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