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语总关情
2014-05-29葛晓娟
葛晓娟
摘要: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文章本是有情物。朗读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朗读“活”起来。利用情境渲染,促学生动情;通过引导辨析,与学生体情;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抒情。关键词:朗读训练;情感体验;情境渲染;引导辨析;拓展活动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092-0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1]。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
文章本是有情物。“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任何名作名篇无一不是堆积于胸的情的井喷,字里行间跳动着情感脉搏。对炙情滚烫的文字,朗读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情,与学生共创文情,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朗读“活”起来。一、情由境生:情境渲染,促学生动情
朗读训练时,对一些表达情感浅显,与学生、与时代气息接近的作品,学生喜读且读得不错;但对于教材中一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的作品,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读得兴趣不大,读起来难度大,也就读不好。因此朗读第一步应让学生情感“活”起来。俗话说,情由境起,教师要积极创设种种情境,发挥学生读的主动性。
1.教师用语言描述创设一种意境。教师的语言要以情育情,以自己的情感感应出学生相应的感情,使师生和作者、作品产生共鸣,以体会当时的情境。如在朗读《可爱的草塘》中关于草塘景色那段前,教师用感情饱含的声调描述:“蓝天,蔚蓝天垠;绿浪,无际无涯。色彩变幻不定,欢笑着、翻滚着,涌向远方。蓝天、绿浪组成了一幅动人画卷。”这番话如同情感催化剂,学生陶醉于美景中,有了朗读冲动,个个跃跃欲试,想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令景更美、更迷人。
2.教师用图画再现一种情境。包括运用幻灯机、投影仪出示挂图、插图、剪贴画,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场景流程,运用道具布景再现一种氛围环境……教师还应注意到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让学生于静中领会动,于有限的画面感受到无限风光,于可数的文字体会无穷的情、无尽的音。学生身临其境了,自然能唤起相应的情感,或憎或爱,或喜或忧……如在朗读《荷花》中关于荷叶、荷花的描写时,教师用课件展示大、绿、美的荷叶,花骨朵及饱胀、开放等姿态的荷花,让学生观察图片后声情朗读,边观察边声情朗读,学生仿佛化为一片荷叶、一朵荷花,读得有声有色。
3.教师用音乐渲染一种氛围。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类似的情感,烘托、渲染了课文内容。而且音乐、文字、朗读三位一体,学生视觉、听觉、表达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音乐与语言文字和谐统一,朗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读时,文字间节奏、语速、停顿、延长……皆有所依,对于读者、听众皆是美的享受。如《草原》第一段配上《草原赞歌》这首曲子,初读播一次,重朗读轻音乐,意在感受内容;讲读后播一次,重在调动情感,让学生走进大草原。
恰如其分的情境如灵秀之泉,激发了学生的某种情感,诱发了学生无比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处于最佳朗读心境,有益于提高效率。二、情随导行:引导辨析,与学生体情叶圣陶先生提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学生朗读的情感调动起来了,还要因势利导,让他们一直保持最佳的朗读情绪,这就要“导”,“导”得趣味盎然,“导”得开阔。
1.用启发性的质疑诱导学生思索情感。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情感主线质疑。教学伊始,学生初读书课文,想一想这节课自己想读会什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呈现主线、有启发的问题,让学生自读书,入情入境。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三段,欲让学生读出作者寓于一般语言中表现朝中人民友谊的深情时,质疑:“同归于尽”本意是一同走向死亡,这里说的是“妈妈”,解释为“共同走向死亡”是否缺乏感情色彩?应该怎样读?通过辨析释疑,应读出悲痛、愤恨列强之情。
2.用浸透情感的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情感。教师范读,具有极大的内心体验,情感启动范读,是调动、浸透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范读时须做到:“我就是作者”,“我就是课文中的人物”,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态势语)升华范读。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老师朗读,眼耳并用,又拓展了感知美的渠道。听到动情处,有的学生的目光从课本移到老师脸上,教师随课文发展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的神态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像油一样流进儿童心田,把知识也带进去了。如《晏子使楚》教师用不卑不亢的语调朗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就能再现出晏子临危不乱,机智善辩的品质,利于学生感知。
3.用比较对比的方式指导学生发掘情感。比较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或对比的过程中,不仅学生求异思维提高了,朗读的思维深刻性也加强了。更能提高朗读功力。通过比较辨析从而奠定良好的朗读情调。(1)比较:如教《荷花》时,引导学生比较荷花“冒”出水面与荷花钻(挺、窜……)出水面,哪句更好?哪个动词更好?读起来更带劲?带什么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通过学生边朗读、边比较、边归纳、边揣摩,边体会这一过程,发掘出荷花清雅脱俗的品性。(2)对比:如同是写日出,就有巴金的《海上日出》、魏巍的《日出》,题材相同,作者不同,风格自然不同。通过引导对比相似又不相似的描写,让学生边对比着读,边感受语言节奏、画面形象及文章情味上的不同,从而奠定恰当的朗读基调。通过类似训练,足以提高学生朗读的分辨率,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体会力,更好把握朗读情感、语调。三、情应拓展,多种形式,让学生抒情
朗读时,学生情感内蕴量丰富,如何让她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方式让学生抒情。且要丰富语文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注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内延伸到书本外,形成朗读立体交叉网络。
1.转换自我角色,扮演他类角色。为了加深对文中人、物、言、行的理解,就要学生善于转换自我角色,扮演他类角色,抒发情感。如教学《比尾巴》一文时,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请几位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公鸡、松鼠、猴子……表演读后组织大家评议,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出每个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性格的各不相同,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
2.走出文字局限,想象振奋内容。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朗读时展开想象的翅膀,“神游”在既由作者创设的,又由自己充实和改造的意境中,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教学《月光曲》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海上日出”、“微云逐月”、“狂澜映月”的美景奇观,并启发学生联想《繁星》中描写的“海上的月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再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平时在河边湖畔见到的月景,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抒情状态中朗读好课文。此外,还可以通过填补课文空白处的假想,发散学生思维。如在进行《田忌赛马》一文的教学时,第一场比赛后齐威王表现如何文中未加描述,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假想:胜利后的齐威王表现怎样?从而体会出齐威王趾高气扬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朗读时就更能再现出这一人物性格、心理。
3.布置课外阅读收视作业,生活中处处时时有朗读。扩展性阅读书本、材料、网络资源、电影、电视、光碟资料等,是丰富学生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教师不妨多布置有关的课外书籍、收看课外视听节目的作业,让学生时时处处学习朗读方法,练习朗读技巧,以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接纳知识的能力,学习别人好的做法、读法。
4.开展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总结提高的机会。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它联系着语文教学与实际操作和现实生活。常组织一些观察、饲养、参观、游览、知识竞赛性质的活动,以及诗歌会、谜语会、故事会、朗读会等活动,开播红领巾小广播、组建红领巾小剧团……既丰富了减负之后学生大量的空余生活,又将其在课内学到的本领(包括朗读技能)用于课本外。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本领,一种习惯,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教学中遵循情感发展规律:动情——体情——抒情,进行伴着情感的朗读,寓情在朗读中,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