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管窥

2014-05-28骆萍

2014年44期
关键词:人性论荀子孟子

骆萍

摘 要: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据基础地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围绕人性问题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但人性可失,所以要通过修身养性、反身内省等方法找出人本身的善良之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荀子却认为人性向恶,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但人性可化,所以可以通过注错习俗、进行师法之教,从而成为圣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致的伦理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

人性论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从先秦时期就对人性问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其中先秦儒家比较具有代表性。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的核心。虽然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①、“性相近,习相远也”,但是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他的人性论,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他的“仁”的学说推测出其倾向于人性善论。而孟子和荀子都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不同的是,孟子提出的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②的先验主义人性善论,而荀子主张的是“察乎人之性伪之分”“人生而有好利恶害”③的经验主义人性向恶论。

一、“性善”与”性恶”之”性“的区别

(一)人性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孟子用“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反驳了告子主张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④的自然主义人性论,他认为告子抹杀了人与动物之性的本质区别。在孟子看来,动物“与我不同类也”,人之性与动物之性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就是人所特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心理,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⑤,所以人性之“四心是先天的,人性在孟子看来似乎是一种先天的道德心理。

(二)人性是好利恶害的自然属性

荀子认为,孟子之所以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⑥,因而,孟子的性善说是错误的。他主张性恶论,但荀子的性的含义与孟子的不同。荀子的人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生命所呈现出来的自然本能,是中性,没有道德价值成分,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他明确指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自然者也,是禹桀所同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⑦可见,荀子的人性论具有自然人性论的特点。“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没有道德价值可言,那么为什么人性恶呢?因为“顺是”,即顺着人的本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儿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也;生儿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⑧由于每个人都是好利而恶害,顺着这种本性发展,就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发生争夺和互相残害。就比如兄弟要分家,如果顺着人的这种自然本性,就必然发生争夺。所以根据荀子对“性”的理解,荀子的人性论不能说是人性本恶,而应该说是人性向恶。

二、人义内在于本心与察乎人之性伪之分的道德来源的区别

在道德来源的问题上,荀子与孟子也不同。孟子强调我固有之也,而荀子则认为“其善者伪也”仁义礼智“必求于外”。

(一)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明确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心理不像销金那样由外在的力量加于我的,而是我内心本来就有的。人性是道德的本原,并且认为人性具有“善”的价值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⑨端即始端。这就是说,人性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四心若火之始然,四德就是火之燎原,因此人性就是道德的本原,所以在道德来源问题上,孟子是先验主义道德论。

(二)察乎人之性伪之分

荀子批评孟子不懂性伪之分。荀子理论的基本点就是“性伪之分”。所谓性伪之分就是“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为,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是自然所赋予的“生之所以然者”,不是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作为得到的。伪即人为,如礼义道德,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作为所达到的。“其善者伪也”,礼义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圣人有为的,这样荀子就把礼义道德排除出人性范畴,从而使他的人性内容从根本上与孟子的“人性”规定对立起来,否定了道德先验论。

三、人性可失的求其放心论与人性可化的化性起伪论

在人性問题上,孟子与荀子都认为所有人的人性,是共同的,即存在着一种共同人性。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则从自然人性的角度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心一也”。那么为什么这个世上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呢,孟子认为是人性可失,而荀子则认为是人性可化。

(一)人性可失

在孟子眼中,参差不齐的道德品质并不与人性本善相矛盾。孟子认为,人之为不善,其原因不在于人性,“若夫为不善,非人之罪也”,是由于环境的浸染和主观的不努力,从而丧失其本善良心所造成的。“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又如播种在同块土地上的麩麦,成熟后会有收获多少之区别,其原因在于“地有肥脊,雨露之养、人事不齐也”,又如山上原有茂盛的树木,由于遭斧斤砍伐,牛羊啃食,结果变为秃山,人“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同样道理,有人为不善,“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⑩人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很小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有良心或道德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保存了这种良心,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丢弃了良心。所以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的目的在于求其放心。

(二)人性可化

荀子认为孟子所讲的“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这种性不能称之为性。人性是“不事而自然的”它不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因而只可化,但不会丧失。可化就是可以改造之义,礼仪道德虽“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这就是化性起伪之说。荀子明确指出,就人之性而言,尧禹之与桀跖,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但尧禹之所以为尧禹,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们能够化性起伪。“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由陶埏而生”。如同陶匠和土而生瓦,圣人起伪而生礼义,是对性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即化性。荀子又把它称之为“性伪合”。他说“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明确肯定了圣人并非天生而成的。由此,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的目的在于化性起伪,积善成德。

四、存心养性、反身内省与师法之教

人性论的不同决定了孟子与荀子道德修养方式的不同。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决定了道德修养在于回归本心,注重于内心的心性反省,而荀子的人性向恶论则认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必求于外”,必须注重环境的改变和师法之教。

(一)存心养性、反身内省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性,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B11由于善性是天赋的,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因此,尽心知性也就能知天了。所谓尽心知性就是要存心养性,就是要保持良心和不失去人的善本性,并能够扩而充之,使自己成为“大人君子”,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状态。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孟子道德修养的根本特点在于从心内求。由于修养之道在于从心内求,因此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反求诸己“、诚身立命以及养浩然之气等。

(二)师法之教

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礼义道德非生于人之性也”,而是“生于圣人之伪”,所以人之有道德“必求于外”。一方面要注错习俗,就是要选择好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师法之教。他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育和法律的制裁,人们就会沿着利欲的方向,产生争夺,社会也就会动乱。师法教育的内容在于礼义。需要指出的是,荀子注重礼义道德“必求于外”,但并没有否认道德上的自我锻炼。

五、共同目标:培养君子和圣人、维护统治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然内容不同,对“性”的理解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抱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仁义理智等道德品质的君子和圣人,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维护当时的统治。孟子以其性善论为基础,以良心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的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所谓大丈夫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荀子受法家的影响比较大,主张重法,但他之所以被认为是儒家的,其中之一在于他更提倡隆礼。礼是荀子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礼的思想是从人性论出发的,他从人性恶出发通过人之利欲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矛盾而展开,从而论证礼仪道德的起源,即圣人制礼义以分之,并用礼来养情,从而确立了礼义道德。礼义道德是人们的行为之当然。荀子隆礼,注重师法之教,人们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就是礼,其最终目的就是成为圣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10.

[2]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1.

[3]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

[4]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注解: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132

②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

③ 同上,p113

④ 同上,p86

⑤ 同上,p87

⑥ 同上,p113

⑦ 同上,p113

⑧ 同上,p113

⑨ 羅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1

⑩ 同上,p113

B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356

猜你喜欢

人性论荀子孟子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人性论”视角下的人格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