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建设古滑坡激活效应及治理优化设计研究

2014-05-28焦隆华

湖南交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滑坡体复活滑动

焦隆华,肖 维

(湖南省永龙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吉首 416000)

0 引言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受路线总体的制约,不可避免地需经过古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古滑坡由于发生年代久远,上履松散土及植被往往难以事先探明,然而一旦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复活,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古滑坡复活形成的机制多种多样,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地震[1,2]、水位升降[3-7]、降雨[8,9]等均能诱致古滑坡的复活。在公路建设中出现的路堑开挖工程,与其他因素结合也是导致古滑坡复活的因素,但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少。在龙永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因工程建设导致永顺连接线L2K4+460~L2K4+600 段的古滑坡复活。本文在总结古滑坡形成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古滑坡潜在性的稳定性,并针对公路建设导致的古滑坡复活效应提出相应的优化处治方案。

1 工程概况

湖南省龙永(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是湘西州极重要的出省要道,其中永顺连接线L2K4+460~L2K4+600 段横切山腰,中心设计高程为290.524~292.688 m,中心开挖深度为9.0~11.1 m,右侧为两台阶型人工边坡。该区为低山丘陵地貌,线路通过一古滑坡体,由于古滑坡形成时间较长,部分滑体特征已不甚清晰,其主要特征为古滑坡后缘位于线路右侧约140 m 处,坡度近40°的陡坡,呈围椅状,中风化页岩;坡体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碎石土组成;古滑坡前缘位于ZK5 与ZK6 之间,滑坡舌主要为碎石土组成,已被改造成农田耕土,相对较为平坦;滑床为强~中风化页岩;滑坡基岩产状为14°∠12°,主要发育两组节理 22°∠55°与 55°∠60°。其中第一组发育强烈,裂隙连通性较好,受改组节理影响,在路堑边坡基本开挖到设计值时,该段右侧边坡中线约25、60 m 处出现宽约30~100 cm 的纵向连续弧形裂缝,出现山体滑坡复活,引发二次山体滑坡。该滑坡纵长约140 m,宽度40~60 m,滑体面积约5 000 m2,滑体平均厚度15.0 m,体积约75 000 m3,主滑方向40°,与线路直交,属大层基岩顺层滑坡。

2 古滑坡复活形成机制

2.1 滑坡地形地貌

古滑坡体的后缘距线路约140 m,后缘以外是坡度近40° 陡坡,坡顶标高390.0 m。古滑坡体表面为桔林,坡度约15°。地面高程为288.0~340.0 m。古滑坡体两侧为小冲沟,在公路小里程段的冲沟内有泉水渗出,具有良好的给水环境。古滑坡体前缘为陡崖,高为8~10 m,崖底为小河沟,河沟水面高程为273.5 m。

2.2 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滑坡周界以岩土体是否产生变形破坏界定,其沿滑坡体周边分布,滑坡后缘在桔林内,地表可见圆弧形张拉裂缝分布,最高处高程320 m。滑坡壁倾向路线,倾角为 70°~80°,坎高1.5~3 m,顶部为耕田土,其下为第四系碎石土,残坡积碎石层较杂乱,碎石和黏土含量不均,局部碎石含量高,部分地段黏土含量较高。在碎石土层下,局部存在古滑坡之前的原地表的分值黏土层,呈褐色、黑色,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软-可塑状,厚0.7~1.3 m。

2.3 滑坡面(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滑床与滑体接触主要以下部风化基岩为标志面,在滑体下部主要为碎石土与强风化页岩接触,碎石松散,透水性强,而局部黏土含量高及强风化基岩透水性差,地下水富集,导致黏土浸水软化,从而弱化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形成滑动面(带)。从钻孔揭露和取样室内试验成果分析,滑动带多饱水,呈软塑状,主要由黏性土夹碎石组成,一般厚几十厘米~几米,碎石含量一般15%~20%,粒径2~3 cm,个别达 10 cm。滑床产状较缓,倾角 10°~12°。

该大型基岩顺层滑坡属于古滑坡地段,因公路修建诱致其复活,其复活成因为:①滑坡母体由砂岩夹泥岩岩堆组成,砂岩体节理、裂隙及空隙发育,持水性好,泥岩透水性差,为隔水层。在持续降水条件下,砂岩体内处于饱水状态,并向泥岩内补给,导致泥岩局部层位受水软化、泥化,抗剪强度降低;②滑体前缘基岩冲沟浸蚀下切,滑坡母体内软弱结构面临空;③坡体中软弱结构面倾向临空一侧。

3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1 滑坡形成因素分析

坡体结构是形成滑坡的物质基础。边坡覆盖层土体是古滑坡堆积体,以碎石土为主,透水性好,下伏基岩页岩作为相对隔水层,阻碍了地下水持续下渗;边坡施工开挖后,地表水下渗到坡体碎石中,受页岩的阻隔,多聚集在土石界面附近,导致碎石土下部的黏土层长期受地下水的浸泡,从而降低了土层的抗剪强度,使得土石分界面附近形成一个连续分布的软弱面,奠定了坡体上的碎石土层沿此软弱面产生蠕动变形的基础 。工程施工是滑坡产生的直接诱因。边坡开挖后,坡角卸载,导致该边坡上部土体临空,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诱发边坡滑动。

3.2 滑动面抗剪强度计算

根据现场调查、工程边坡目前的稳定状况、勘察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等情况,选取典型断面反算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根据工程断面图,利用1.0 的稳定性系数,反算求得断面碎石土层抗剪强度参数c=10 kPa,φ=26°,结合室内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滑动面(岩土界面)的抗剪强度参数为c=16 kPa,φ =11°。采用SLIDE 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滑坡形状如图1所示。

图1 滑坡形状示意图

根据反算出的计算参数,对古滑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可知公路未切方之稳定性系数为1.14,切方后稳定性系数为0.98。该边坡当前处于蠕滑状态,前缘浅层已崩塌,其滑动速度及范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随着大气降雨的增加以及时间的推移,边坡的变形与滑动程度将进一步加剧,以及滑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边坡整体失稳,致使古滑坡体发生二次滑坡。

4 古滑坡处治优化及监测分析

4.1 滑坡处治措施

根据勘察资料可知,L2K4+460~L2K4+600段位于古滑坡体内,线路右侧的滑塌属于工程滑动,由于工程施工引起碎石土层滑坡,同时因工程滑坡当前处于蠕滑状态,局部浅层已经滑塌,在以后强降雨的再次影响下,将进一步劣化,因此边坡处治设计,应根据滑动面的影响及施工影响进行优化。根据地勘报告及咨询意见对滑坡进行处治优化:

1)调整路线纵坡,减少开挖深度,同时起到反压护道的作用。原设计L2K4+460~L2K4+620 段纵坡为2.8%,L2K4+620~L2K4+980 段纵坡为4.93%。调整后变坡点前移,L2K4+460~L2K4+555.642 段纵坡调为极限纵坡6%,L2K4+555.562~L2K4+980 段纵坡保持4.93%,滑坡位置设计标高调高3 m。

2)加大边坡一级平台宽度至5 m 后,坡比一级调整为 1∶1.0,第二级坡比为 1∶1.5,新增填方6 980 m3,挖方增加9 353 m3。开挖坡面后,二级和三级坡采用人字骨架锚杆防护,同时做好坡面和坡体截水、封水、排水措施,在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上设置平台排水沟,防止由于雨水的浸润导致滑坡加剧。

3)在滑段2 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尺寸为2.0 m×3.0 m,桩长为12.0 m。桩中对中间距均为6.0 m,共布置38 根桩。在桩的两侧分别布置6 根φ12 的构造钢筋,在桩的受压侧布置10 根φ12 的架立钢筋。

4.2 处治后监测分析

位移—时间曲线具有直观的优点,能较好地反映出滑坡体的位移变化率[11-16]。在滑坡处设置4处观测点,以测斜孔地面处累计位移与时间关系表征处治后的滑坡稳定性,其中测斜孔地面处累计位移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滑坡处累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

由图2可知,经处治后滑坡特征点处累计位移均先增长,且最大累计位移值为87.8 mm,后期基本从9月18日开始趋于收敛,表明满足工程要求。

5 结论

本文以湖南省龙永高速L2K4+460~L2K4+600 路段为工程背景研究古滑坡复活效应,并依据其复活条件与稳定性状态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主要的研究结论为以下几点:

1)古滑坡所处地段平缓,雨水渗入土体较多,沿线泉水丰富具有良好的给水环境,泥岩局部层位受水软化、泥化,抗剪强度降低,滑体前缘基岩冲沟浸蚀下切,滑坡母体内软弱结构面临空,以及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坡体中软弱结构面倾向临空一侧。这些均为古滑坡的复活提供了条件。

2)经过古滑坡地段修建高速公路,需对其稳定性做出稳定性分析,确保其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性。考虑滑坡带蠕变效应及受环境影响,故需要对其进行处治。滑坡的处治主要分为调整路线(风险避让)、放坡及雨水处理(风险减轻)及抗滑桩设置(主动防护)。

3)滑坡的处治为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古滑坡复活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相应地提出处治方案,综合运用,因地制宜,做到安全、经济、环保的最优化。

[1]曾 超,李曙平,李 群.地震灾区公路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公路工程,2009,34(4):143 -146.

[2]任光明,夏 敏,郭亚莎,等.地震诱发滑坡复活机制的FLAC3D数值模拟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18(3):305 -311.

[3]李 晓,张年学,李守定,等.三峡库区云阳宝塔滑坡西边界的更正与反思—古滑坡鉴定问题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4):555 -563.

[4]王 猛,石豫川,唐兴君.某库岸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4):41 -45.

[5]朱大鹏,何其多,黄 璐,等.鹤峰场镇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及滑坡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6):135 -138.

[6]朱大鹏.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7]徐 平.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8]许建聪,尚岳全.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解体变形破坏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11):106 -112.

[9]高建军,杨人光.巴东县黄土坡滑坡复活机制及其治理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23(2):81 -85.

[10]彭元生.许家洞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治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1]郭为国.挖孔抗滑桩公路滑坡治理[J].公路工程,2009,34(4):112 -114.

[12]彭响兰,钟明键.张花高速公路某边坡滑坡处治技术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3,39(4):42 -45.

[13]周 勇.湘西高速公路滑坡监测关键技术及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4]曾 耀.水库库岸老滑坡复活过程中地下水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15]肖 庭,贺跃光.某高速公路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及其稳定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4,40(1):34 -39.

[16]肖华溪,粱 宵,李志勇.高速公路路基滑坡分析监测技术研究[J].公路工程,2014,39(1):193 -198.

猜你喜欢

滑坡体复活滑动
巨人复活转
一种新型滑动叉拉花键夹具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Big Little lies: No One Is Perfect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滑坡体变形规律研究
滑动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