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提振”惠泽农村娃
2014-05-28唐丽君宋相海
唐丽君+宋相海
“村里的教学点现在越办越好,管理有特色,教学效果好,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一封来自福州的感谢信日前摆上了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中心学校校长吴宏伟的案头,这是古驿镇西尹村教学点二年级学生吴婷婷的父亲的肺腑之言。
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教学点长期处于教育管理链条的“末端”,发展缓慢并与城镇学校差距较大。“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补齐发展短板,改变农村教学点‘末端处境,提振精气神,把家门口的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2013年6月,在全镇“末端提振”工程推进会上,吴宏伟的话掷地有声。如今,“末端提振”工程使全镇教学点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学校里幸福成长。
“点”到“片”的突破:打破校际藩篱,构建区域化办学新格局
地处偏远、设施简陋、教学底子薄的岳岗村教学点,因学生转学,生源锐减,曾一度面临“关门”的尴尬。2012年秋季,学校实现了华丽转身。“学校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与其他学校联成了‘片,实行区域协作,得到了很大扶持,提高了办学效益,留住了学生!”校长岳安国说。
古驿镇地域辽阔,现有农村教学点29个,学生820人,存在办学规模小、校际间协作少的问题。如何统筹全镇教育资源、打破校际藩篱、推进区域化办学,实现由“点”式管理向“片”式管理转型?
古驿镇中心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将全镇教学点划分为四大片区,每一片区就是一个“一体化发展共同体”。“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发展为愿景,实现资源共享、注重沟通协作、强化相互间的“弱势补偿”。管理上将四个“共同体”分别定性为镇直四所优秀学校的分校,依靠优秀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引领、带动教学点快速发展。考核评价上变单一式考核为教学点、“共同体”、镇直优秀学校“联动捆绑式”考核。校长联席会、班主任论坛等不同层面的交流协作、培训指导,为教学点的优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为了全面推进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古驿镇实行投入规划一盘棋,科学规划、多元投入整体推进,变传统的“点”式投入为区域化“片”式投入,让每一个教学点站在硬件建设的同一起跑线上。2012年以来,先后通过“以奖代补”、企业“结对帮扶”、村组对口支援、闲置校产处置、镇级财政统筹等途径,累计投资近110万元,对每一个薄弱教学点校舍进行了维修改建,为每一个教学点的学生添置了新课桌凳,购置了电脑等网络化办公设备并接入专网,搭建起了古驿镇“教育云”资源
平台。
“弱”到“强”的嬗变:激发师资活力,构建效益化办学新体系
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人员匮乏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古驿镇农村教学点的发展步伐。如何补齐发展短板,加大教师梯队建设,激发教师活力?
2013年8月,在已成功推行五年的教师轮岗走教制的基础上,古驿镇再出“新政”:全镇教师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聘任,一年一聘任一考核,优质师资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
“这意味着教师‘校籍身份已经打破,全镇教师打通使用,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型。”古驿镇负责人事工作的同志介绍。
政策已经出台,如何鼓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聘任伊始,古驿镇便从情感和政策上进行激励。通过设立岗位津贴、给予交通补助、评聘调配优先、建立奖励资金库、名师制评选等一系列措施,鼓励镇直学校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优先到农村教学点工作,让他们扎根农村教学一线,品味职业幸福。而今,补充到教学点的56位优秀教师,通过一堂堂充满情趣的高效课堂、一次次教学研讨的激情碰撞、一项项富于创新的管理举措,让农村教学点焕发出蓬勃生机。
古驿镇还积极创新师资培训机制,激励教学点教师革故鼎新、“砺练”内功,实现专业素养的华丽转身。一是全面推行“三统”阳光培训政策(即全镇统管、人员统派、资金统筹),按照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高端培训重点培养的办法,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打造教育领军人物。二是通过城乡教师结对、巡回讲学、分片教研、订单制送教、网络互动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套餐,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名师资源。三是通过开展每年一次的“首席制”教师评选、每季度一次的学生心目中“我最满意的老师”评选、每月一次的“星级教师”评选等活动,增强教师荣誉感,驱散职业倦怠,强化提升专业素养的内驱力。
“外”到“内”的积聚:践行暖心服务,构建亲情化办学新范式
倾力资助尽显大爱的鄢红菊、情感共振倾情家访的马秀芝、以背为桥引人渡水的王国礼……古驿镇2013年十大“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于日前圆满落下了帷幕。
“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诠释师德本真,践行暖心服务,堪称全镇教师学习的楷模!”颁奖仪式上,吴宏伟激情澎湃。
农村教学点留守生、贫困生占据较大的比例,亲情缺乏、生活困难、缺乏沟通等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亟需得到特别的关爱。
古驿镇积极创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大力开展“把学生当亲人”服务活动,号召教师扑下身来接地气,自觉用心经营教育事业,用行动诠释师道真谛,演绎教育本真,让学生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上感受到亲情关爱。通过不定期开展“阳光评诺”(教师向家长承诺、家长评议教师)、“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典型特色推介等丰富载体,跟踪问效、扎实推进。
亲情视频电话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心理咨询室解开了一个个难解的“疙瘩”、免费营养餐端出了家的味道、“拉一把”爱心助学资金库助飞孩子们快乐起跳、课外访万家增强着育人的合力……古驿镇农村教学点里处处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小”到“大”的跨越:培植品牌集群,构建特色化办学新样板
课本剧搬上了全市大荧屏、农村娃登上了全市英语口语领奖台、乡村教师获誉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厅专程调研教学点办学特色并予以推广、农村教学点教改经验被国家级报刊刊发……古驿镇农村“小”教学点,也能创出“大”品牌。
为了培植品牌集群,构建一派特色化教育百花园的大绚景,古驿镇结合农村教学点实际,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入手,构建一校一品的育人文化场,彰显育人活力。一是创新发展平台,引导学校大力开展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阳光校园特色创建活动。二是增强创建活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激励校长洗脑修身、拓宽视野,增强创建紧迫感和主动性。三是强化评价考核,实行动态评价、典型推介、以奖代补举措,确保实效。
如今,“晨诵午读暮省”已成为张巷村教学点一道靓丽风景;“舞动青春、唱响旋律”让下张村教学点阳光体育运动尽显活力;“多维互动、快乐施教”的张桥村教学点课堂充满生机……各个教学点铆足了干劲,将一批特色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特色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在全镇“中国梦·教育梦”创意大赛上,来自西马村教学点的孩子们放飞了一群白鸽,将大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随着白鸽一起腾飞的,是教学点孩子们七彩的梦想和希望。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