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的“选择题”

2014-05-28策划执行王凤娟插画肖振铎

中国报道 2014年10期
关键词:改革方案选择题科目

策划执行 王凤娟 插画 肖振铎

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探索中前行。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后,作为改革试点省份的上海、浙江两地的改革方案也于近日正式落地。这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全面启动,今年9月新入学的上海、浙江的高中生将在三年之后成为改革的第一批“吃螃蟹者”。

9月19日,浙江省举行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出,高考考试不再分文理科,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数外,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相关部门认为,改革既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选择权,促进高中学考和高考的有机结合,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又可以解决不同科目、相同科目不同期考试的可比性、公平性。但不可否认,改革后考试科目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张力。也有专家认为,形式上的改革并不能使高考发生实质上的变化,而且考试科目的自由选择会增加考生学习的投机,不能实现改革初衷。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关键点,高考之路的改革任重道远。

高考“选择”的改革红利

如何真正把握高考制度改革的契机,在高中教育的改革中释放其红利,我们高中应当具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高中改革和高考改革可以是一个互为促进、良性互动的过程,但是高中作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学习阶段,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来实现育人的目标。我们既不能借口高考“指挥棒”不变而在高中改革上无所作为,也不能不切实际地等待“高考制度改革到位”以轻轻松松地实现高中的变革。

高中教育的目标追求,绝对不能再沿袭“应试”的习惯思路和做法。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人的选择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固有特征也对人的选择权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空前发展,想象异常丰富,其人格独立感和成就体验欲日益增强。这是一个需要作出独立选择,也能够作出独立选择的阶段。因此,走向大众的高中教育必须对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给予高度重视。

对每一所高中学校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能否让改革新政释放出更加丰厚的红利,则取决于我们高中的改革实践。但是,我们要看到,谁更坚信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付诸最常态的教育实践,谁就可能赢得“弯道超车”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支持方|

这样的改革把过去两天的统一高考时间分解为高中三年的“多次考试”,更能真正反映学生三年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改革方案将有效改变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

以往学生填志愿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利用最大化,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有效学习受影响。

——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

选考科目由一科变成三科,心理压力会小一点,一门考不好,还可以靠另外两门弥补,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分数公平”?

——浙江杭州某中学高一学生梁萧

|反对方|

高考改革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标。现有高考方式主要问题是名额满足不了需要。改革方案比原来是要好一点,但改变不了打破脑袋争名额的潮流,不能寄予太大期望。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我还没有找到最占优势的科目,所以只能全部科目都认真学,把自己变成“全能王”,但是改革能不能也考虑学生的承受力,我们不是做试验的“小白鼠”。科目考生除了要考必修内容,还需考加试题。高考改革后,学生高考的选考科目一门变成了三门,孩子备考的负担会不会加重了?

——网友“不想长大”

——上海黄浦区某高中学生家长王晓佳

“双匹配”难禁投机之弊

伴随着考招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出炉,各地高考改革如箭在弦。“双匹配”自然旨在公平,让考生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离因材施教、因专业选才更进一步,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匹配恐怕也加大了考生投机的概率。

道理很简单,这样的制度设计忽略了一个客观现实——不同学科的高考命题难度差距很大,且难以控制。一方面,学科本身的差异,带来高考标尺的客观差距。譬如对于学政史地的文科生,在总分150分的前提下,能考到120分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理科的尖子生们考到140分、甚至150分满分也常有。另一方面,各省命题能力的差异,带来考卷质量的悬殊。譬如2013年高考,浙江语文卷作文题中引用材料的作家国籍被指有误,陕西英语B卷第36题答案选项C、D两项重叠。高考结束后,两地命题专家组分别就此致歉。

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了网络调查。在587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80%的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一张卷”太武断,但现实又逼着大家选择“一张卷”,道理何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2004年江苏高考,物理平均分比地理低了20分,这让考生选择趋利避害,学习物理的人数减少。以此观之,“双匹配”果真比“总分匹配”更公平吗?

猜你喜欢

改革方案选择题科目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