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夹缝情结”
2014-05-28张暮辉
张暮辉
8月里,一部史诗战争巨作《鸣梁》横扫韩国电影市场,上映仅仅半月有余,观影人数就突破1400万人次,创造了韩国电影市场的新纪录。电影描述了1597年韩国名将李舜臣率领朝鲜海军以弱胜强击败日本海军的“鸣梁大捷”。李舜臣,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期间(1592年—1598年)率兵抗击日本侵略军直至阵亡军中,被誉为韩国传奇民族英雄,其雕像至今矗立在首尔中心光化门广场。“鸣梁大捷”正是这场为时七年的卫国战争后期的一场关键性战役。
从战果上看,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重塑了东亚权力格局。是役,大明朝倾举国之力却仅获惨胜,调江南之兵员粮饷驰援辽东朝鲜,国力军力精锐消耗殆尽,万历一朝后大厦将倾,再无力进剿后金和压制国内叛乱。日本方面,丰臣秀吉殁于1598年,其麾下的朝鲜半岛远征军仓皇撤回日本,丰臣集团势力垮台,德川幕府时代开启。朝鲜方面虽然免受亡国灭种之难,但战后百业萧条,人员财产及国力严重衰退。战争三败俱伤,朝鲜半岛焦土遍地,中日两国不堪战争重创乃至国内动荡进而改朝换代,戏剧性的万历朝鲜一役堪比300余年后席卷欧洲的“一战”。
历史总是重复上演,悲剧性的历史更是如此。400年前“壬辰倭乱”近乎亡国灭种之痛内化为朝鲜半岛的记忆“基因”。时至今日,韩国人仍然笑称说韩国是夹在中国和日本的“三明治”。不久前有幸听到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院长咸在凤的演讲,主题为“韩国视角下的中日韩合作——历史、现状和未来”。咸在凤先生德高望重,的确为一位大家,从历史讲到现状,有如抽丝剥茧般将历史娓娓道来,将韩国人的“夹缝生存之道”说得鞭辟入里。
他讲到,从朝鲜半岛的角度看,广义上的中日战争在历史上共有四次。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13世纪中后期的忽必烈吞并高丽后,以朝鲜半岛为补给基地,强迫并奴役高丽与蒙古组成海陆联军,两次大规模东侵日本。联军两次成功登陆,却分别在1274年和1281年遭遇台风袭击从而全军覆没,成就了日本人信奉的“神风”神话。第二次中日战争即16世纪末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第三次中日战争是1894年甲午战争,事发自朝鲜“东学党”起义,由陆战的平壤战役蔓延至黄海海战,以日军全胜并全面控制朝鲜半岛而告终。第四次中日战争才是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此时朝鲜已经被日本殖民吞并,被迫加入日军参与侵华战争。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朝鲜半岛亘于中日两国的夹缝之间,其生存之道仰仗于历史长期既定的对华宗藩关系。但纵观历史,每每中日之间陷入冲突战争,东北亚格局动荡,则战火必然波及朝鲜半岛。朝鲜半岛被两国均视为无可退让的战略缓冲地,总是难免悲剧性地首当其冲,或沦为双方的交战地带、必争之地,或是被一方挟持并参与到针对另外一方的战争中,历史轮回如宿命一般。
于是,从韩国人的角度看,历史的教训反复印证,中日一旦爆发冲突,将会衍变成朝鲜半岛的灾难。当下韩国的知识阶层,对于中日关系长期负面化的忧虑,也正是处于这种思维定式。韩国需求的在中日之间的夹缝生存之道,不仅仅是被动的维持权力平衡之道,更应该是积极参与和协调的桥梁作用。近年来,韩国积极支持中日韩合作,提出“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积极于地区多边合作事务,或许正是传统“夹缝情结”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