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霾
2014-05-28雷高林
雷高林
现代的霾是什么?也称灰霾(烟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古代的霾是什么?《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霾,形声字,从雨,貍声。本义:风夹着尘土。”《尔雅》:风而雨土为霾。大风扬尘,土从下也。《康熙字典》,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诗经》:终风且霾,惠然肯来。古代霾一般是灰雾、土雾、飞土、浮土、昼晦、混沌等,极少发生于静稳天气条件下,也极少与雾相伴相生。
《元史》有载:天元历二年(1328年)载:“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年六年(1340)又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无神之怒,遗礼部焚香祭天。”可见,古人当时就已经正确认识到雾霾是一种灾难性的天气。
唐代杜甫的《晓望》中提到:“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宋代的苏轼也有《时庐山下》云:“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这些,都充分说明即使古代雾霾的出现率也相当高。历史上记载最为严重的当属明成化四年(1468年)载:“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幸好,那时官方已经认识到雾霾这种灾害天气靠焚香求天是没有用的,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还有寺院把受霾灾的灾民进于善施等。
到了清代,随着北京城规模日盛,加上北京地势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个“北京湾”,大气容易形成一片逆温层,无雨、无见时,雾霾更易集结。清康熙、乾隆、咸丰、光绪等年间都有多次记载:“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沙雾霾时临京师。”当时的人们除了求雨,企盼着雨水洗尘,也会有一些对农作物的抢救性预防,如:“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人努力,比天帮忙更可靠。随时代的发展,我国对雾霾天气的监管也日渐严格,对霾的权威定义对其测定的标准也从几年的“可及入颗粒物PM10”改成现在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我们相信:减少,甚至消除雾霾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