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产业公司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研究

2014-05-26秦容左莉张同健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市场竞争力公司治理第三产业

秦容+左莉+张同健

内容摘要:公司治理的直接目标是降低内部代理成本,最终提高公司的上市竞争力。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板块,与国家竞争力的成长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旅游、金融和保险、房地产产业的公司治理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的研究揭示了公司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机理,为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第三产业 公司治理 市场竞争力 董事会 旅游业

引言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于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在现代经济中,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值日渐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旅游、金融和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饮食、仓储等行业。第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而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板块,对于引领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龙头性的作用。

公司治理是促进第三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础性策略,也是促进整个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是解决两权分离—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的一项制度安排,最早体现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当两权分离成为现实时,以公司管理者和大股东为代表的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就滋生了潜在的冲突;由于投资者无法做到零成本签订完全契约,也不能零成本地监督内部人的行为,导致双方利益冲突引发的代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价值。可见,代理成本的存在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是公司治理存在的两个前提条件。1932年,Berle与Means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随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就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一项焦点问题,按照Fama和Jensen的观点,利益协调的核心目标就是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并提高公司的治理绩效。20世纪60年代,Baumol(1959)、Marris(1964)与Williamson(1964)分别从各自的模型出发论证了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揭示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差异。20世纪70年代,Jensen和Meckling进一步深入论证了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的扩展和深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成长存在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对于现代公司而言,公司治理的失败必然导致公司管理的失败,而公司治理的增强可以扭转公司管理的不利。在公司治理理论的引导下,以及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激励下,第三产业公司治理的研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成果,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化提供了理论铺垫。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唐霞(2006)认为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着公司的经营绩效,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合理的股权结构基础之上的,其并对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的金融保险上市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后发现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并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许陈生(2007)运用包络分析法探讨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技术效率存在着倒U型影响,同时,股权制衡制度、董事会持股比例与总经理持股比例对旅游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均存在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赵湘湘、张辉(2010)通过对沪、深两市的24家旅游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认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股本扩张,但是,公司整体业绩普遍下滑。杨京波(2011)分析了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认为股权结构包括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分达尔指数、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度等要素,而董事会特征包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等要素。刘倩(2012)基于西湖旅游景区公司治理模式改进的视角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建立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治理咨询委员会、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西湖景区的治理中。

以上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或市场竞争力培育的视角研究了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治理的内涵、策略、方式等,有助于深化对第三产业公司治理内部机制的认识,但是没有从公司治理的整体框架来揭示治理策略对市场竞争力要素的微观激励路径,因而缺乏全面性的指导价值。因此,第三产业公司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研究对于第三产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优化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

研究模型的构建

经典的公司治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和利益相关者治理六个方面,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经典的公司治理存在着差异。作为一种常识性的内容,我国监事会治理形同虚设,股东大会效率较低,同时,在董事会治理中,独立董事越来越起到主导性地作用,而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中,债权人治理处于主导性地位,而客户、供应商和内部员工的治理并不显著。因此,对于我国第三产业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应该主要关注独立董事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和债权人治理四个方面。

(一)独立董事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分析

独立董事治理是董事会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行使了董事会治理的实质性职能。根据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规定,独立董事占董事的比率不少于三分之一。独立董事不仅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损害公司的发展,也对经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经理层内部人控制行为的蔓延,抑制经理人员的在职消费倾向。这两个方面均有利于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约束了内部人员的不良行为,对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存在着长远性的驱动作用。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促进了市场营销能力的成长。

H1b: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促进了产品开发能力的成长。endprint

H1c: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促进了内部整合能力的成长。

(二)经理层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分析

经理层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衔接点,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领会和遵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策,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贯彻和执行来自股东大会和经理层的决策。在董事会的监督下,经理层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生产运营、后勤服务、对外联络等方面都必须事必躬亲,把握住企业的运营方向。经理层是公司战略的制定者之一和执行者,只有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约束下,经理层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自身的权利,也才能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可见,规范的经理层行为对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存在着直接性的驱动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a: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促进了市场营销能力的成长。

H2b: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促进了产品开发能力的成长。

H2c: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促进了内部整合能力的成长。

(三)信息披露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分析

信息披露也称为信息公示,是指上市公司按照相关的法规将自己的财务变化和经营状况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管理部门报告,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并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发行前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两个部分,由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信息披露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受监督能力,减少了公司内部对企业运营的阻碍或者危害行为,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规范方式,对证券市场中各方利益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上市公司的成长,因而对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存在着持续性的驱动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a:第三产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促进了市场营销能力的成长。

H3b:第三产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促进了产品开发能力的成长。

H3c:第三产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促进了内部整合能力的成长。

(四)债权人监督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效应分析

债权人监督是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远远大于员工治理、供应商治理和客户治理。在公司的重大交易过程中,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参与决策并监督执行,以防止恶性关联交易、大股东转移资产、经理层奢侈性消费等行为的发生。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运营的特色,但上市公司不能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幌子而非法牟取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的监督同样减少了内部股东、大股东和经理层对公司利益的侵害,维护公司、中小投资者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对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存在着内在性的驱动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a:第三产业上市公司债权人监督促进了市场营销能力的成长。

H4b:第三产业上市公司债权人监督促进了产品开发能力的成长。

H4c:第三产业上市公司债权人监督促进了内部整合能力的成长。

(五)研究模型的确立

本研究拟以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在经济、管理、社会、心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时候需要处理多个原因和多个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需要处理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需要结构方程模型代替传统统计方法来解决。与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相比,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可以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相比,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可以检验与现有数据的吻合程度。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检验

(一)要素分解

要素分解包括公司治理体系的要素分解和市场竞争力体系的要素分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素分解包括独立董事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和债权人监督四个要素的分解,而市场竞争力要素分解包括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三个要素的分解。

1.独立董事治理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独立董事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二是独立董事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三是独立董事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经理层治理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经理人员能够遵从股东大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二是经理人员能够自觉地降低自己的在职消费水平;三是经理人员的行为能够受到董事会的有效监督。

信息披露要素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上市公司能够如实地披露公司运营信息;二是上市公司能够及时地披露公司运营信息;三是上市公司能够主动地披露公司运营信息。

债权人监督要素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债权人能够有效监督公司的运营;二是债权人能够参与公司重大交易事项的决策;三是债权人能够抵制公司的恶性资产转移行为。

2.市场营销能力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市场营销理念逐渐升级;二是市场营销区域逐渐扩大;三是市场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逐渐改进。

产品开发能力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新产品设计能力逐渐增强;二是新产品在国内外的领先性逐渐显著;三是新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内部整合能力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3个指标:一是公司的内部控制愈益规范;二是公司的组织结构愈益优化;三是公司的企业精神愈益奋发向上。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我国证券市场上旅游、金融和保险、房地产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法来采集数据,以检验第三产业公司治理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机理。公司治理的样本数据由聘请的三位资深证券分析师填写,参考资料是上市公司公告书、年报、招股说明书等,以及国泰君安数据库和新浪财经网数据等。市场竞争力的样本数据由证券业监督委员会委托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填写,具有较高的可信性。本次数据采集自2013年7月3日起,至2013年8月19日止,历时47天,获取有效样本数据105份,符合结构方程检验的数据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竞争力公司治理第三产业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