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平衡性及成因分析

2014-05-26王建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成因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不平衡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然后,分析了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性的成因;最后,针对不平衡现状提供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服务贸易结构 不平衡性 成因 路径

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以及服务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水平也不断提升,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704亿美元,是200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倍,当年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903亿美元,是2005年的2.6倍,居世界第五位。

即便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结构平衡性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服务贸易水平时,不单单应注重规模的扩大,更应注重质的提升。毋庸置疑,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是服务贸易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发展,并不断带动生产劣势行业,两者互相交换商品和要素,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矛盾亦然较为突出,可见我国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也并未充分发挥其优势。

基于此,本文试图系统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与不平衡性,并深入探讨产生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然后针对这种不平衡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为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与不平衡性分析

我国部门服务贸易众多,主要涉及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等行业部门。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料统计,各行业部门服务贸易主要包含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以及其它商业服务共12类。在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部门也各自呈现出发展特征,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2005-2012年我国各部门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相关数据和进出口结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即服务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图1给出了2005-2012年我国各类部门服务贸易进出口顺差的变化趋势,根据这些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各部门服务贸易在进出口顺差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趋势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综合表1、表2和图1可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

旅游业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最重要部门,但其服务贸易额比重不断降低。从服务贸易规模来看,2005-2012年我国旅游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293亿美元、339亿美元、372亿美元、408亿美元、397亿美元、458亿美元、485亿美元、50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7%、37.2%、30.6%、27.9%、30.9%、26.9%、26.6%和26.3%,占比均排在服务贸易部门的首位。因此,旅游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来源。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占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图1可以发现,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逐年下滑,且幅度不断提高,从2009年起旅游服务贸易已转为逆差,2012年逆差为520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部门之首。

运输业服务贸易量也一直居于高位,但其贸易逆差基本最高。2005-2012年我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54亿美元、210亿美元、313亿美元、384亿美元、236亿美元、342亿美元、356亿美元和389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9%、23.0%、25.8%、

26.2%、18.4%、20.1%、19.6%和20.4%,占比基本仅次于旅游业。但不同的是,运输业服务贸易出口额逐年波动相对较大,且占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动。另一方面,2005-2011年运输业服务贸易进口额一直居于首位,且贸易逆差也一直是所有部门服务贸易逆差中最高的。图2给出了2011年我国各服务贸易部门进口比重,其中运输业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已超过1/3。从图1也可以看出,运输业服务贸易逆差有7年处于所有部门的最低位置,且逆差逐年不断提高。

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等部门的贸易出口和贸易顺差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表1可知,历年咨询服务贸易出口额基本在第四位,且逐年递增趋势显著;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出口额的逐年递增趋势也较显著;建筑服务贸易出口额虽在2012年有一定下滑,但整体上升趋势仍较明显。但是,这些部门服务贸易进口的变化趋势相对并不显著,因此贸易顺差不断提高。2012年咨询服务贸易的顺差已居服务贸易部门首位。

综合观察历年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可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基本以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2005年三类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比重达到83.5%;而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出口比重非常低,2005年这四类技术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比重仅为3.5%。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基本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域实力较为落后,进而导致贸易出口量偏低。但是,三类传统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有逐年降低趋势,而四类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逐年递增,2012年该比重达到了9.2%。

综合历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变化可知,我国服务贸易部门的进出口额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结构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部门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均不断提升;而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的出口比重呈现下滑态势;通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部门均未得到明显发展,其出口占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服务贸易进口方面,除旅游业、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进口比重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各部门进口比重均未发生较大改变。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占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呈“U”型变化,后者呈“倒U”型变化,在2008年两者的占比分别达到波谷和波峰,而运输业进口占比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特征。在贸易顺差方面,旅游、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均表现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一直表现为逆差,而旅游业的下降态势最明显,2009年起也转为贸易逆差;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等部门贸易顺差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他商业服务一直表现为顺差,但是波动较大;其余部门的贸易差额都趋于零,而且基本保持稳定。endprint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根据我国各服务贸易部门的变化特征可知,我国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而咨询、保险、金融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体现。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及社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服务贸易不平衡的成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首先,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发展为主,重工业轻服务的观念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转变。虽然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占比不断提高,但由于服务业基数较低,因此至今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主线,即“231”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2005-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维持在40%-45%,2012年服务业比重最高(44.6%),但仍未超过第二产业比重(45.3%)。由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而且波动较大,2012年其贡献率首次突破50%。

其次,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中份额较高的产业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的或基础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消费型或社会公益型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如果服务业内部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将会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不利于整个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服务贸易结构的平衡。

(二)高端要素供给不足是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未成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得到合理优化,导致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要素供给不充分的现象频繁发生,尤其是高端要素供给极为缺乏。供不应求的高端要素主要集中在高等人才、科学技术等方面,而高等人才的相对缺乏以科技的相对落后使得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更多地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初级劳动力等低级生产要素,因而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也相对比较低级。在长期的这种初级要素占主导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初级要素的优势不断稳固,而高端要素的地位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正因为如此,我国传统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贸易出口相对较高,而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贸易出口相对较低,即服务贸易结构存在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比较充足,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旅游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现代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对技术和研发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即便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但这些服务业部门的出口竞争力将不断弱化。如果我国不能供给必需的高端要素,将影响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众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也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升级。

(三)垄断势力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受政府因素的影响,我国有部分服务业具有垄断优势,例如金融业、电信业等行业长期受政府保护。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垄断势力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市场效率的提升,由于垄断权利限制,我国一些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往往较高,服务业投资也基本以国有投资为主,一部分服务产品也由政府进行定价,因此大量竞争力较弱的服务企业将持续被排挤在外而难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不但阻碍了市场专业化分工,更进一步阻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行业长期垄断势力的持续也必然会弱化我国部分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使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受到影响。例如,金融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且其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正逐年提高,2012年该比重已在12%以上,高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但是,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却没有稳步提升,而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因此金融业服务贸易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我国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服务产业和保护弱势服务产业的制度体系也并不完善,无论是对服务市场有序竞争和服务贸易水平提升都带来一定影响。

结论及优化升级路径

本文以我国服务贸易部门进出口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存在不平衡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的不平衡性也较突出。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基本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而知识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出口比重非常低。导致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性、高端要素供给的缺乏以及垄断势力的存在等。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不平衡性,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深化传统优势服务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继续深化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促进我国服务业全面发展。由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因此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是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基础。首先,不能放弃继续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而应充分发挥我国服务贸易优势资源,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挖掘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潜力。其次,要将比较优势资源充分融入国际化分工,不断完善国内服务领域的缺口,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二)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要素,不断促进人力资本集聚

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人才素质较低、人才流失较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现状出发,不断健全高端要素培育机制体制,不断破解人才要素积累困难的瓶颈,争取使高端要素不断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新格局。认清技术投入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缺点,把握时机,加大服务行业的技术投入,尤其是高新技术服务项目的技术投入,并完善各类必需的配套设施,确保科研活动能顺利进行,力争服务行业技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不断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相关产业的协调,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功能endprint

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为抓手,不断促进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行业之间相互协调,促使优势行业带动劣势行业,力争服务贸易各部门全面发展。如金融业应积极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便利,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促进批发零售和其他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连锁效应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服务行业的扶持,充分保障传统服务项目的土地、资金要素;其次,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再者,加大垄断势力行业的管制,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的特别扶持措施,适当放低准入门槛,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降低国内市场垄断程度,为国内各类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政策条件。

参考文献:

1.Anton M, Richard C, Aleda R, et.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n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omparison of Servic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Germany, UK and U S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 1999, 10(4)

2.蒋庚华.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分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Rana, Pradumna B.. 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mo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0, (4)

4.杨广,韦琦. 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0(7)

5.王煜.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J]. 财贸研究,2007(5)

6.罗立彬.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09(12)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67.12-),女,汉族,宁夏银川市人,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贸易。endprint

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为抓手,不断促进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行业之间相互协调,促使优势行业带动劣势行业,力争服务贸易各部门全面发展。如金融业应积极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便利,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促进批发零售和其他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连锁效应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服务行业的扶持,充分保障传统服务项目的土地、资金要素;其次,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再者,加大垄断势力行业的管制,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的特别扶持措施,适当放低准入门槛,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降低国内市场垄断程度,为国内各类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政策条件。

参考文献:

1.Anton M, Richard C, Aleda R, et.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n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omparison of Servic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Germany, UK and U S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 1999, 10(4)

2.蒋庚华.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分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Rana, Pradumna B.. 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mo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0, (4)

4.杨广,韦琦. 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0(7)

5.王煜.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J]. 财贸研究,2007(5)

6.罗立彬.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09(12)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67.12-),女,汉族,宁夏银川市人,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贸易。endprint

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为抓手,不断促进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行业之间相互协调,促使优势行业带动劣势行业,力争服务贸易各部门全面发展。如金融业应积极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便利,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促进批发零售和其他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连锁效应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服务行业的扶持,充分保障传统服务项目的土地、资金要素;其次,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再者,加大垄断势力行业的管制,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的特别扶持措施,适当放低准入门槛,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降低国内市场垄断程度,为国内各类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政策条件。

参考文献:

1.Anton M, Richard C, Aleda R, et.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n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omparison of Servic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Germany, UK and U S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 1999, 10(4)

2.蒋庚华.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分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Rana, Pradumna B.. 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mo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0, (4)

4.杨广,韦琦. 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0(7)

5.王煜.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J]. 财贸研究,2007(5)

6.罗立彬.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09(12)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67.12-),女,汉族,宁夏银川市人,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贸易。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因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
山东主雨季突变特征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