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4-05-26罗琼
罗琼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学生思维,陶冶学生品德,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做出这样的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因此,要想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为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我既重教书,又重读书。与书为友,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以身示范。所以,我不仅读经典作品,还接触不少适合青少年的报刊、读物,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在要求学生读指定书目时,我也利用空余时间与生同读。在班级组织的“读书交流会”上,与同学们一起畅谈书中的离奇情节、经典片段、心得体会,学生们兴致非常高,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同。要使阅读能长期坚持,就要关注学生阅读成就感的生成。
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阅读我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如组织“好书推荐会”,要求学生说清楚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在班级墙报和黑板报中选登学生的优秀读后感作品,并帮助他们向报刊投稿;看完《安徒生童话选》后,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演童话剧;看完《成语故事》后,开展了“成语探究”活动……
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检查了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学生从中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方法不当导致阅读质量不高,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阅读方法的指导。
通过对几个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有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却弄不清书中讲的是什么;有时看书是囫囵吞枣,不能内化、吸收,我就指导学生在读中批注,读中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对重点精美的语段要边读边背,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同时组织学生动笔摘录、赏析、写感受。
阅读的方法不外乎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字斟句酌,反复体味,谓之精读;简单粗略,知其大概,谓之略读;一目十行,旨在意会,谓之浏览。这三种方法各有用途,应有机结合,巧妙使用。通读时应以略读为主,知其大意;遇到枝叶性的章节,应以浏览为宜,稍加意会即可;遇到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玩味,并圈点、记录。这样,才能既有速度,又有收获。
学生掌握到了好的阅读方法,目标明确了,阅读效率提高了,兴趣也会逐渐浓厚起来。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