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析

2014-05-26王航王璐璐柯柏玲

艺术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办学校企

王航 王璐璐 柯柏玲

课题项目:本文系《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探索》课题成果,立项编号:12D022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诸多的弊病,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设施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实践证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认识到在艺术设计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的教学道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教学与科研活动延伸到社会,扩展到企业,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创新我国现行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主要由专业美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工科院校的有关艺术设计院系构成,他们在培养较高层次的,具有良好艺术素质和文化底蕴,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及设计技能的专门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专业院校的设计学科老师、企业的主管设计师、总设计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设计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对专业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生产第一线的深入调查,以及综合各行各业反馈的信息表明,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仅有上述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企业与市场还急切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既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意设计能力;既熟悉具体岗位技能操作,又懂得岗位群管理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诸多的弊病,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设施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实践证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我们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认识到在艺术设计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的教学道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教学与科研活动延伸到社会,扩展到企业,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各自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與企业(社会) 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首先可以使学院增加对外交流的途径,了解社会和行业实时状况。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通过他们联系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组织,不仅扩大了信息接收范围,还增加了学院在本行业的知名度。此外,校企合作还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它既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还是企业吸收优秀员工的有效方法。学生能更早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其职业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市场对人力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学校作为人才供给方,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增进了行业与学校的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技术人才。正确确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合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领航灯”,使之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经济对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从而正确树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专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促使企业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使学校的教学方式逐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转化。

高等教育如果仅仅通过学校自身条件,改革、发展都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由于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的功能并不十分完善,所以,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校园环境。利用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中的资金短缺、实践薄弱等问题,提高本科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保证,搞好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院与企业双方本着“诚信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共同建设好校内实训场所与校外实习基地,公司提供实习项目进入学校直接指导实习工作,同时也安排学生直接进入公司的制作基地进行实习,这就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良好对接。

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于实践,成为培养生产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方式。将其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应用于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人才培养质量登上新的台阶;而且通过该种方式,企业也能从中获益,引进企业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所以,关键点是在校企培养学生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这一大胆的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的突破。难点是在这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制定与此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在我国的推行和深入发展,呼唤着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来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探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更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成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尽管许多高等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不少院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准则,开门办学,主动找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需求、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在教学体系上大胆改革,准确定位,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必将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与社会对接的平台。参考文献:

[1] 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02.

[2] 王世德.美学词典[S].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3]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办学校企
《星.云.海》
《花月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校企合作五反思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