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2014-05-26邢涛
关键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阐述了县级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邹城支中心建设的有效探索,提出了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35-02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邢涛(1982-),邹城市图书馆助理馆员。1县级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2007年至2009年,全国分三批实现“县县建成规范化的县级支中心”,使之具备数字资源的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服务能力。县级支中心要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公共上网场所建设,完善电子阅览室,为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文化信息服务和绿色上网空间,同时,担负起对乡镇、村基层服务点的管理、资源更新、技术维护、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职责。
2004年,邹城市市委、市政府把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构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名市建设的重大举措而列入重要日程;2006年,其把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列为文化名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2006和2007年,其连续两年把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邹城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共建共享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特别是在实施镇村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过程中,其要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工程来抓。
2邹城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有效探索
2.1组织得力,形成共享工程的有效合力,为实施全面覆盖打下了基础
2006年以来,邹城市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把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列为文化名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文化建设的年度考核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运行经费列入了市镇财政预算,保证市级财政每年至少列支3万元、镇级财政每年至少列支1万元用于共享工程建设。自2006年以来,连续6年,邹城市结合每年投入100万元的村文化大院建设,对一类村基层站点进行电脑更新更换,定期组织召开由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对全市共享工程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镇街也成立了相应的工程建设领导机构,指导镇村共享工程建设。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共享工程建设有效合力。
2.2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工程建设稳步实施
邹城是农业大市,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有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较好的镇村,也有相对落后的镇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在共享工程建设之中,邹城市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2.1划分类别。邹城市把全市所有镇村基层站点分为一般站点、重点站点和样板站点三个类别,明确各个类别的建设标准:一般站点具有计算机、卫星接收系统、电视机等基本设施设备,并接入互联网;重点站点是在一般站点的基础上增加投影仪,建设多媒体室;样板站点则是在重点站点的基础上建设拥有20台以上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
2.2.2统筹布点。根据各镇村经济条件和人口密集度,在一般站点建设的基础上,全市建设了5个镇重点站点和3个镇样板站点、50个村重点站点和10个村样板站点,使镇村站点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全面铺开。
2.2.3典型示范。以镇村重点和样板站点为典型,邹城市通过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共享工程工作会议和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座谈会、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站点建设,加快了各镇村建设基层站点的速度,推动了镇村基层站点的规范化建设。
2.3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2.3.1县级支中心建设配套完备。2006年以来,市政府先后投入80余万元,在市图书馆建成了包括中控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在内的共享工程邹城支中心,配备了投影仪、摄像机、照相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共享工程应用服务器和运行管理系统、4.8Tb的光纤存储设备以及40台微机等设施设备,达到了国家文化共享工程验收标准,具备了数字资源的存储、传输和服务能力。目前,邹城市支中心每周开放时间达60余小时,年服务人数达12,000人次以上,可供读者访问的数字电影资源500余部、电子文献2,000余种。
2.3.2镇村站点建设全面覆盖。邹城市不断加强共享工程与远程教育站点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工程在镇村覆盖面广的优势,实行一个站点、两块牌子,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列为镇文化中心“七室”之一和村文化大院“三室”之一,加大建设力度,实现全市镇村站点建设全覆盖。市财政拨款20余万元,为全市16个镇街配备了计算机、电视机、投影仪、卫星接收系统等设施设备,其中13个镇级站点为标准型站点,3个镇级站点为扩展型站点。全市887个村居均建成了标准型服务站点,其中213个村达到规范化标准,3个村级站点为省级示范点。2008年以来,市政府还投入30余万元专项资金,为每个镇建设一个基层示范站点,并为每个站点充实5台计算机,不断提高镇村基层站点的服务能力。
邢涛:关于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邢涛:关于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2.3.3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共享工程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服务的重点在农村。共享工程实施以来,邹城市充分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接收利用,认真做好对设备的调试维护工作,使县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点能够方便、快捷、清晰地接收省中心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发布的文化信息。同时,邹城市还坚持“需求牵引”的原则,规划建设了邹城数字文化网,努力构建数字资源中心平台,重点增加适用于农村的各种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资源,突出抓好科普知识、农业技术、维权法律法规等群众急需的优秀资源建设,积极采取网络下载、光盘复制等各种有效形式,向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基层站点真正成为具有文化娱乐、科技普及、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文化教育中心。endprint
3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情况纳入社会文化事业的考核体系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列为衡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文化部正在组织调研,以修订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图书馆评估等相关评比标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实施情况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其中。对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搞得好的基层点,文化部将命名其为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邹城市先后举办了15期镇街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骨干共享工程培训班,共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其与远程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市镇村站点管理人员培训班,实行“一人双责”,管理人员既负责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维护,也负责共享工程站点的管理使用。通过系统的业务培训,镇村基层站点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使用共享工程的设施和资源,熟练地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群众查询文化资源信息。
3.3完善制度建设
邹城市从制度建设入手,编纂下发了《基层文化工作手册》,健全完善了《关于加强镇村文化娱乐设施管理使用的实施意见》《镇村基层服务服务站点标准》《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积极探索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各基层站点统一标牌、完善制度,明确专人管理,规定开放时间,保障镇、村站点按时向群众开放。
3.4建成未成年人教育基地
邹城市将“共享工程”建设作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利用互联网获取有益的知识。针对学生双休日和假期空闲时间,全市“共享工程”的电子阅览室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全面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上网空间。
3.5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邹城市充分发挥共享工程信息量大、传播便捷的优势,把开发利用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等活动,特别是深入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如:利用节假日,播放专题影片和影视节目;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站资源,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
3.6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邹城市把文化共享工程上级中心提供的资源,经过加工制作成国家政策、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刻录成2万余张光盘送到全市各镇村,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帮助他们勤劳致富,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顾晓宁.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科技图苑,2012(4).
[2]殷建文.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3]刘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6).
[4]周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3).
(编校:严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