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有效阅读教学构建策略
2014-05-26高伟
高伟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苏教版六上第六单元的一篇书信体课文。内容是巴金先生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内容真实具体,语言从容舒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和殷切的期待,抒发了要让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启迪。
(一)
初次试教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尝试挖掘这篇文章的独特文本价值,紧扣“书信”这一特殊体裁,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哪一点引发了你的感想?如果你就是那个班的孩子,如何给巴金爷爷写回信?”由此,与文本内容形成观照,一问一答,一呼一应,营造情感共生的磁场。
一、以情入文,悟教诲之心
如果我们就是东城根小学的学生,捧读着这样的一封信,走进这样的一位世纪老人,相信你一定有着满腹的心里话想对这位可亲可敬的爷爷说。
1.感谢:巴金爷爷什么样的话语促使你想要如此真诚的表达?
2.敬佩:说说你的原因。
3.祝福:文中的哪一处让你有这样的想法?
4.分享:分享收获、分享近况,伴着巴金爷爷的嘱托踏上生命旅程,展望美好的未来。
二、以笔撰文,明人生之志
三、融境评文,探回信之法
1.是否针对巴金爷爷的来信写出以上几方面的内容。
2.有没有联系自身谈感受。
3.关注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思路,一切字句都围绕着这条思路而展开。你首先要把握这条思路,沿着这条思路讲下去,就能形成课堂上的思路,并且让学生也有了这一条思路。课文、教师、学生,三条思路连起来,这文章就被讲通了,讲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课后,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谭惟翰老师为我进一步明晰了教学的思路。
思过程、思方法、思步骤,教学环节清晰,层递推进,看似有条不紊,但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还未放在平等的砝码上来称量。学生生命个体的“前阅读”基础的差异性加之文本存在的客观多义性,都会使得学生的感悟异彩纷呈。而我以概念化的“感谢、敬佩、祝福、分享”模式来盖棺定论,无疑隐匿了蕴藏其中的知识和实践智慧,课堂的生长感也就微乎其微了。
(二)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获得2009年度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在颁奖大会上,他说:“我写小说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使个人灵魂的尊严显现,并用光芒照耀它。故事的用意是敲响警钟,使一道光线对准体制,以防止我们的灵魂陷于它的网络而自我贬低。我完全相信,小说家的任务是通过写作故事来不断试图厘清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复一日,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编造虚构故事的原因。”好的作品总是触及灵魂的,我们教师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好的教育应该是直抵生命深处的。
我忽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应该说前面的试教只是我对作者和文本的粗浅解读,还没有真正走入学生内心。课后习题“读巴金爷爷的信,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很明显,这是对于学生阅读、写话能力提高的理性训练,我又何必执着另辟蹊径呢?我必须从学生这个角度来权衡,让课堂真实而不造作、扎实而不枯涩、丰实而不单薄。
就这样,我再次投入到对学生的研究中,并进行了深入的学情分析。
本文是篇书信体,学生早在四年级时即已学写过书信,在苏教版四上“习作3”中,按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过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五年级时,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课后习题中,有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的提示,作为对回信的初次接触,学生已经知晓应当根据爸爸的来信做出回应,同时注意过格式,措辞得体,将事情说清楚等要求。
基于学生对已有的写人记事文中形成的各种知识、方法和能力结构基础,本篇课文在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初步把握上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不是很难。从阅读情感基础而言,书信这种如见其人的方式吸引着学生阅读兴趣,加之巴金那娓娓道来的叙述,因此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情感共鸣。从阅读体悟而言,该文在理解上并不是难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本类文章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能够抓住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把握作者抒发感情的线索,感知人物形象,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然而如何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依托预习时资料的占有,潜入文本,与名家对话,感悟真谛,对学生本身来说是心灵上、智慧上的一种撞击。“平淡之中见真醇。”通过选点写感受的方式,再次切合到文本中去,究竟读懂了什么,浮出之后提升自己的认识,丰盈境界,感受作者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基于以上学情,在第一课时学生获得其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之后,应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选取感受深刻的一点写下来,读写相融、相促,“反刍式”的倾吐内化之思,揣摩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交流看法判断,凸显人物品质,进一步体会巴金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待,以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带着以上的心得认识,我再次走上讲台,开始第三次的试教之旅。
一、回顾内容,选点示例
1.回忆信中写了什么内容?
2.信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回顾整体内容之后再从中选择一“点”来谈感受,由此提炼选点、写感受的方法。)
二、书写感受,交流评价
1.一小组“开火车”方式汇报自己所选取的“点”。
2.学生自行书写感受。
3.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写,大家围绕“读懂”“欣赏”“建议”三方面进行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指点借鉴。
(通过选点写感受的方式,再次切合到文本中去,以写示读、以写促读,在写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作者平淡而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
三、完善整合,串联成信
1.作为书信,我们应该做哪些改动呢?
2.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相机板书:问候、感谢、敬佩、分享、感动……
(建立“类课文”的联系,再次观照到本篇作为书信体的特殊之处,以整合成信的方式回环收尾。)
所谓“境由心造,言为心声”,语言是人思维的外壳,我们可以闻言见人、知心、悟情、明理。
(1)读懂内容:巴金爷爷的这句话仿佛让我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如,病床上巴金爷爷握笔在艰难地写着信,每一个字写起来都是那样的费力。
(2)读懂人:由此感受到巴金爷爷怎样的精神品质,或觉得他真是一位怎样的人。
(3)读懂目的:巴金爷爷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读出勉励、期待、警示。如文中并非单纯说自己的时间有限,而是强调光阴似箭,稍纵即逝,更是期待我们每个孩子都能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生命开花结果”是期待我们少年儿童能时时、事事去帮助别人,为社会增添光彩。
(4)读懂情感:巴金爷爷对孩子的满腔关爱之情。
(5)读懂语言文字的形式:巴金爷爷这样娓娓道来的表达,更易于我们理解和接受。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渐行渐悟、渐悟渐远。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改变,其实就是旧有教学观念的打破,重心下移,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其闪光点,相信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和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作为教师,我明白了应该给予学生自我需求的空间,鼓励学生彰显个性的表达,唤醒学生激越向上的潜能,这既是教学原点的回归,亦是小语课堂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